罐头车间经过王建国的分工之后,相当的明确,原料处理、调味预煮、装罐排气、密封杀菌、检测储存,五个部门相互统筹协作。
工人们会拿来仓库里的冰猪,解冻处理,除去皮毛、污物、骨头、淋巴结、粗筋膜以及部分肥膘,尽可能的把肥膘厚度在1-1.5厘米左右。
这里要说明的就是猪肉罐头可不像肉格子里买菜那样,张口就只要猪肥膘,一头猪的肥膘有限,想要生产出合格标准统一的罐头,就得肥瘦搭配均匀,多余的肥膘要匀到其他的罐头里,这样既不会造成浪费,也不会出现罐头里油水不均衡的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把这批罐头运送到前线志愿军的手中,一边全是肥肉,一边全是瘦肉,这不是影响战士们的心情嘛!
处理完之后,会把将猪肉提前预煮到八成熟,再统一放到罐头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罐头里全是猪肉的血水,里面的猪肉也会更加纯净,延长保质期,同时还能调试好味道,保证罐头出品的统一性,不能出现味道不均衡的情况!
调味预煮完,那就是装罐,封罐了,期间会严格按照王建国设计的原汁猪肉罐头份量比例装罐。
例如,每罐装肥瘦搭配均匀的肉块约360克,猪皮胶37克,并控制罐内肥肉和溶化油含量不超过净重的30%,避免影响罐头口感,让战士们吃饱油水的同时,兼顾良好的口味。
排好内部的气体好,就是立刻无缝衔接到王建国设计的半自动封罐机,它会在工人的操作下,精确用马口铁皮将罐头封死,然后送去高温蒸煮机里,进行消杀。
最后将处理好的罐头,拿出来要求冷却到38-40℃左右,留好样本,最后送入应在阴凉、干燥、避光处贮存。
期间,会有专门的从事检测的工人对罐头的样本进行7昼夜的检测,若罐头杀菌不充分或有细菌残留,在此温度下会繁殖导致罐头变质,从而被检出。
检测的方式也很简单,像初次加工的猪头罐头一旦出现变质,通常都会出现涨罐,发出恶臭等情况,工人只要多细心观察就不会出现问题。
一天下来,整个罐头车间就宰了5头冰猪,共产出大约600个罐头左右,每头猪大约200斤,去除掉骨头等不可食用部位,每头猪的出肉率大约在70%左右,加上预煮缩水等的损耗,平均每每头冰猪能变成120罐罐头。
每罐原汁猪肉罐头的净重397克,其中装肉量约360克,完全符合当时的工艺标准!
“好好好!咱们罐头生产线真的是大成功啊!等七天后,检验没问题,咱们就可以陆续开始装火车开始运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