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僵局与反思

对于任何具体问题,他一律以“时间太久记不清了”、“需要查一下文件”、“这是正常的工作程序,我不认为有问题”、“这件事是李建国副局长具体负责的”来搪塞。他坚决否认收受过任何贿赂,声称所有审批都是“基于专业判断和集体决策”。

他甚至多次“义正辞严”地提出:“如果组织上认为我有问题,请直接出示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只是凭一些人的胡乱指认,就让我在这里接受审查,这是对一位老同志的不信任,也会寒了其他踏实干活同志的心。我要求向省委领导当面汇报思想,澄清问题!”

他的态度,软中带硬,堵得办案人员十分难受。他知道,纪委办案重证据,尤其是这种级别的干部,没有铁证,仅凭怀疑和旁证,根本无法采取进一步措施。

办案点的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案情分析会的气氛有些沉闷。

“妈的,这老狐狸!滑不溜手!”郑国栋忍不住骂了一句,狠狠掐灭了烟头,“账做得天衣无缝,现金交易死无对证,自己装得跟白莲花一样!难道就拿他没办法了?”

王小舟也推了推眼镜,叹气道:“境外资金那边,协调了好几次,进展缓慢。那边法律程序复杂,没有确切的犯罪证据和司法文书,对方根本不予配合。这条路,短期内走不通。”

“难道我们就这么跟他耗着?耗到他心理防线崩溃?”有人提出。

林万骁缓缓摇头:“他的心理防线,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固得多。他赌我们拿不到核心证据,赌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多,甚至可能有人在外面帮他活动。这样耗下去,士气低落的是我们,夜长梦多。”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将“张为民”这个名字圈了起来,然后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们的办案节奏,可能需要调整一下了。”林万骁的目光扫过众人,“前期为了抢时间、防止串供,我们采取了高压快攻的策略,效果显着,拿下了李建国,撕开了口子。但现在,面对张为民这块更难啃的骨头,强攻似乎遇到了瓶颈。”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既然正面强攻暂时难以奏效,我们就继续深挖外围,固本培元。把他的外围阵地全部拔掉,让他彻底成为孤家寡人。同时,寻找新的、更薄弱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