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衙署的一幕,也发生在其他衙署,情况比较相似的,正是工部。
兵部尚书江芝仙那是想骂,憋回去了,最后乐了。
工部尚书陈怀远那是直接开骂,到年纪了,实在是憋不住了。
“谁批的,说!”
陈怀远怒发冲冠,书案拍的震天响,目光扫过一众属官,气的和要原地爆炸似的。
六部之中,工部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衙署。
在各地,那是真的有牌面,各项土木建设,修城建营,都是工部负责的,朝廷批了钱,各地报账,账目上的数字要不要核验一番,都是工部官员说了算。
很多各道各州府的知府、知州,逼急了,对礼部、吏部的官员都敢骂,唯独对工部的官员极为尊敬。
可这是出了京,在各道,要是在京中,在朝堂上,工部是一点牌面都没有,万年背锅侠,只要是出了事,各部推卸责任,甭管互相之间喷的多激烈,十有八九,最后一起喷工部,让工部背这个大锅。
别的衙署,研究宫中的想法,研究政务、研究民生、研究人事调动,唯独工部,研究天气。
一旦到了雨季、旱季、冬季,工部官员睡都睡不着,只要是哪里有了天灾,甭管是安民安没安到位、流民接没接济、钱粮拨没拨下去,只要是出事了,全算工部头上。
这就是工部在朝堂上的地位,万年背锅侠。
可就在前一段时间,工部突然支棱起来了。
两个阶段,支棱了两次。
第一个阶段,君臣得知关外开矿了,主导这件事的,叫做唐云,唐云的官职,军器监监正,而军器监这个衙署呢,前面是个军,后面带个器。
实际上,兵部能管着,但是因双方交际问题。
理论上,工部才是统辖军器监的衙署。
实际上兵部能管着,是因军器监不硬气,工部也不硬气。
但唐云硬气啊,鸟都不鸟兵部,做什么事都不和兵部说。
唐云这一硬气,工部也硬气上了,大有一副唐云有了成绩,那都是工部给予了大力支持的缘故。
当然了,不能问,别人不能问工部到底给了什么支持,问就急眼。
不急眼也没办法,没法说,总不能说不捣乱就是最大的支持吧,更不能说,他们想捣乱也没办法捣乱,之前根本不知道唐云在雍城鼓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