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旧案

一品悍臣 菲硕莫薯 1379 字 5天前

大殿之中,天子的语气愈发阴沉,讲述的事情,也愈发令唐云心惊肉跳。

京卫少了两支大营后,京中局势愈发诡谲,乱象已至。

随着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无数文臣武将,无数世家豪强,心里和明镜似的,国朝,将迎来至暗时刻,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

乱象,不是出自京中,而是来自天下各道,四面八方。

先是东海闹匪患了,东海舟师需要防患外敌,起初没当回事,以为东海各地官府和折冲府就能处理。

最早不是匪患,是流民,各地官府眼不见心不烦,城门一关,爱死哪去死哪去,你不进城,就不是我治下的百姓,你饿死在城外,就不是本官的疏忽,本官只管一座城,一切与本官无关。

这就导致了流民越来越多,等朝廷得知的时候,人数已经过万了。

因为朝廷的不作为,民,变成了匪。

匪,开始沿途劫掠各县各村,一路上让百姓们要么加入,要么被烧杀掠夺。

按理来说吧,这种事不是没出现过,京中马上派人过去,半个月左右就到了,代表朝廷,代表宫中,让各地折冲府,各地官府出人,全剿了就是。

当时主动请缨的有三个人,一个是温宗博,文臣,刑部的,一个是前朝太子的心腹,张文慧,礼部员外郎,还有一个是严萧,管着昌阳折冲府的兵部果毅校尉。

其实三个人谁去都行,去了就能解决,无非是代表朝廷协调各方。

结果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直接大乱战对喷,这个不行,有什么污点,那个不行,没威望,他同样不行,可能有私心。

吵了小半个月,东海又传来消息了,尚云道州城被打下来了,那些原本以为是流民,其中有着大量的卸甲老卒,有善战之士就罢了,还有很多谋士出谋划策,也就两万来人,打下来来了州城,领头的自立为王了!

严格意义上,领头的,也就是叫做李壮的“百姓”,他才是前朝第一个造反的。

接下来,一发不可收拾,整个国朝,整个江山,彻底乱了起来。

统领京卫其中一营的凤山侯被大理寺揭发心怀二心,说与在京中的草原人使团多次私下见面,种种蛛丝马迹表明,凤山侯利用大量商队将一些匠人送到了关外,为草原人打造攻城军器。

前去房山视察折冲府吏部右侍郎唐津,下落不明,生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