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彻的订单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整个铁匠铺以前所未有的节奏运转起来。
第二天拂晓,五辆满载着精铁料和煤炭的大车就驶到了铁匠铺外。随车而来的还有十个精壮汉子,为首的是个面容冷峻的独臂中年人,名叫赵胜,是韩彻的亲信。
“林先生,这些人是韩大人调来帮忙的。”赵胜说话简短有力,“他们都打过铁,听您吩咐。”
林枫扫过这些汉子,见他们手上都有厚茧,眼神沉稳,确实都是熟手。林枫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既然如此,就请各位各司其职。赵统领,劳烦你带人负责选料和初锻。”
铁匠铺第一次出现了明确的分工。水力锻锤在河边昼夜不停地轰鸣,粗锻的工序全部转移到室外。王铁柱带着两个韩彻派来的铁匠专门负责刀身的精锻和覆土烧刃,林枫则亲自把控最关键的淬火工序。
新的矛盾很快出现。
“林先生,你这淬火的法子太慢了!”赵胜看着林枫将烧红的刀身缓缓浸入特制的淬火液中,忍不住皱眉,“我们以前在军器局,都是直接入水,一天能出二十把刀。”
林枫头也不抬:“赵统领若想要一天二十把刀,现在就可以去军器局。在我这里,就要按我的规矩来。”
他提起刚刚淬火完成的腰刀,刀身在晨光下泛着幽幽青光。随手一挥,旁边一根手臂粗的柴薪应声而断。
“军器局的刀,砍三个人就会卷刃。我这把刀,砍三十个人也不会崩口。”林枫将刀递到赵胜面前,“赵统领是要数量,还是要质量?”
赵胜接过刀仔细端详,又试了试刀锋,冷峻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动容:“难怪韩大人非要找你们不可。”
自此再无人质疑林枫的工艺。
然而更大的问题接踵而至。随着工期推进,铁料消耗惊人,原本充足的储备很快见底。这日傍晚,赵胜急匆匆找到林枫:
“林先生,精铁不够了。按现在的进度,最多再撑五天。”
林枫皱眉沉思片刻:“市面上买不到吗?”
“买得到,但是......”赵胜压低声音,“最近不知为何,顺天府突然严查铁料买卖,特别是大批量采购的。我们前日去采买时,已经被盘问过一次。”
林枫心中警铃大作。这绝不是巧合。
当夜,他悄悄打开电脑,电量显示:51%。他快速查询了明末这个时期的铁矿分布和私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