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犁庭扫穴

崇祯六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迟。当残雪尚未完全消融,燕山山脉的背阴处还挂着冰凌时,一场注定要震动天下的军事行动,已然拉开了序幕。代号——“犁庭扫穴”。

西山镇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全速开动。一列列军列昼夜不停地驶向边境集结地,车上满载着士兵、火炮、铁甲车以及堆积如山的弹药。与以往不同的是,许多部队的指挥官身边,都多了一个背着“传音盒二号”电台的报务员小组。无形的电波,如同神经般将分散的部队紧密连接。

林枫在伯府地下指挥中心,通过“知微”系统监控着全局。巨大的屏幕上,代表各部队的箭头正沿着铁路线和预定路线,如同数把尖刀,直插辽东腹地。

“报告伯爷,快反旅第一装甲营已抵达前沿攻击位置。”

“炮兵第一集群已完成阵地构筑。”

“夜不收营侦察分队已渗透至鞍山驿一带,未发现敌军大规模异动。”

一条条信息通过无线电汇聚而来,又被“知微”整合处理,呈现出一幅清晰的战场态势图。

皇太极显然没有料到,西山军在刚刚经历了一个冬天的休整后,会选择在道路泥泞的初春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进攻。他布置在辽河走廊的第一道防线,主要由汉军旗和部分蒙古仆从军构成,意图迟滞消耗。

然而,他们遭遇的,是超越时代的打击。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快反旅的铁甲车集群,在少量骑兵的掩护下,如同钢铁洪流,轻易撕开了敌军简陋的土木工事。当惊慌失措的守军试图集结反击时,天空中传来了炮弹划破空气的尖啸。

但这炮击,与以往截然不同。炮弹并非来自视线可及的正面,而是从侧后方、甚至更远的地方飞来,精准地落在了他们的预备队集结地、指挥所和炮兵阵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