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二营、三营,每营满编一千人。
下辖六个步兵连,一个火力连!”
“每个步兵连,标配歪把子轻机枪六挺,捷克式轻机枪六挺,形成交替火力。
每人子弹不少于五十发,手榴弹管够!”
“火力连,额外配备六挺九二式重机枪。”
一营二营营长继续由张大彪,赵磊担任。
三营营长,则落在了原三营唯一幸存的老兵周健林肩上。
“成立炮营!”
“老子从黄崖洞兵工厂好不容易挖来的宝贝疙瘩,王哲,任营长!”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在那位戴着眼镜、看似文弱的年轻人身上。
这几个月的接触,虽然很多人还是听不懂他那空气湿度,风速等各种术语。
但对他的那手指哪打哪早已敬佩不已。
炮营编制八百人,但家底却是厚实的吓人:
两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两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
外加超过五十具的掷弹筒和各式迫击炮,构成了覆盖近中远距离的立体炮火支援体系。
炮弹更是充足的要命。
“成立骑兵营!”
“营长,由原骑兵连长,马术、枪法双绝的刘志担任。”
骑兵营总计七百余战士,拥有三百多匹战马,马蹄铮铮,马刀雪亮。
“成立侦查营,营长,魏和尚!”
魏大勇咧嘴一笑。
侦查营规模高达一千人,是全团的眼睛和匕首。
全营的冲锋枪全都集中在了侦查营。
不仅如此,那在前期残酷训练中脱颖而出的四十二名神枪手,全部编入侦查营,组成直属狙击队。
队长,则由训练中表现突出的王铁柱担任。
“最后,成立一个团部直属警卫营,编制六百人。”
就在新一团完成整编,士气如虹,磨刀霍霍之际,远在北平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一份关于黄崖洞兵工厂位置及新一团动向的密报,被摆在了司令官冈村宁次的案头。
“黄崖洞……八路军在太行山区的核心兵站,还有那个重创了高桥旅团的新一团……”
冈村宁次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眼神深邃而冰冷,
“我大日本帝国的威信,不容一再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