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你看看这些缴获,打下河源,咱们也阔气了。”
“阔气有啥用?
规矩多着呢,不准欺负老百姓,不准抽大烟,不准赌钱……
这哪是当兵,简直是受罪。”
“就是,早知道还不如回家种地……”
旅部会议上,气氛同样凝重。
张大彪首先嚷嚷开了:
“旅长,政委,这人太多了,鱼龙混杂。
好多收编过来的兵油子,纪律涣散,根本不像咱们老部队那样令行禁止。
一团现在补充进来七百多新兵,好多连枪都端不稳,这要是碰上鬼子主力,怎么打?”
赵磊也皱着眉头:
“二团情况也差不多。新兵缺乏训练,思想不稳定。
那些原伪军和保安团的,不少人恶习难改,偷鸡摸狗、聚众赌博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部队风气。”
周健林负责整训和后勤,压力更大:
“旅部直属队和103团接收的新兵最多,光是甄别、登记、初步编组就忙得焦头烂额。
粮食消耗巨大,虽然打下了河源,但库存也支撑不了多久。
武器装备更是五花八门,口径不一,弹药补充都是大问题。”
魏和尚闷声道:
“侦察营想挑点好苗子都难,但这帮新兵蛋子,大部分连地图都看不懂,更别说敌后侦察了。
还得防着里面混进鬼子的探子。”
王哲推了推眼镜,倒是比较乐观:
“炮营还好,缴获了鬼子四门完好的山炮和大量炮弹,家底厚实了不少。
就是合格的炮手太缺,需要时间培养。”
刘文英听着众人的汇报,神色严肃道:
“同志们,形势很清楚。
我们独立旅现在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队伍壮大了,是好事,说明我们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我们的抗日事业有了更广泛的基础。
但如何将这一万多人真正熔铸成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的铁军,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
丁伟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等大家都说完了,他才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位核心骨干。
“都说完了?困难,我比你们更清楚!”
“一万多人,乌泱泱一片,看起来是挺吓人。
可要是带不好,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鬼子一个冲锋就能打垮我们。
但我们独立旅,从龙王岭打到汨罗江,从九龙山打到河源城,什么硬骨头没啃过?
这点困难,就能把我们难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