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兵临官渡,决战将启

建安五年秋,黄河两岸战云密布。

袁绍亲率十万大军,自黎阳大营浩荡南下。旌旗蔽空,甲胄耀日,铁蹄踏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中军处,袁绍金甲红袍,坐骑白马,在文武簇拥下缓辔而行。他的目光越过重重山峦,已能望见远方曹军营垒的轮廓。

主公,沮授策马并行,据探马回报,曹操已将主力尽数集结于官渡。依山傍水,连营三十里,确是易守难攻。

田丰接话道:曹操这是要作困兽之斗。我军新得徐州,士气正盛,正当一鼓作气。

袁绍微微颔首,远眺的目光中透着决然:传令各军,距敌二十里下寨。我要让曹操亲眼看着,我河北雄师是如何踏破他的营垒!

与此同时,官渡曹军大营内,曹操正带着众将巡视防线。望着北方扬起的漫天尘土,他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本初来得真快。曹操冷笑,看来,是迫不及待要取我项上人头了。

荀彧劝慰道:主公不必过虑。我军营垒坚固,粮草尚可支撑三月。只要稳守待变,未必没有转机。

曹操却不答话,只是死死盯着远方那面越来越清晰的字大纛。

袁绍大军在官渡以北二十里处扎下营寨。与曹军的防御态势不同,袁军的营垒呈进攻型分布。

张辽的并州狼骑驻扎在最前沿,随时准备发动突击。颜良、文丑各率三万精兵,分列左右两翼。赵云的白马义从游弋在外,担任警戒。中军则由袁绍亲自坐镇,沮授、田丰、程昱等谋士随侍在侧。

诸位请看。沮授在沙盘前分析道,曹操将大营设在山麓,借地势之利。正面强攻,恐难奏效。

程昱补充说:不过,曹军兵力不足,必然捉襟见肘。我建议分兵数路,同时施压,令其首尾难顾。

就在这时,荀攸从青州派人送来急信。信中详细分析了曹军各部的特点和弱点,并建议重点攻击由曹仁率领的右翼。

公达此计甚妙。袁绍赞道,曹仁用兵稳重,但过于保守。若以精锐猛攻,必能突破。

田丰却提出异议:曹操多谋,安知这不是诱敌之计?不如先以小股部队试探,摸清虚实。

经过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正奇相合,虚实并用的总体战略。

在确定战略的同时,各营也在紧张备战。

张辽亲自督导骑兵训练。并州狼骑分成数队,演练着迂回包抄的战术。马蹄声如雷鸣,尘土飞扬间,但见刀光闪烁,杀气盈野。

文远将军的骑兵,越发精锐了。巡视至此的赵云赞叹道。

张辽抹了把汗:子龙过奖。你的白马义从才是真正的精锐。

确实,赵云麾下的轻骑正在演练突击战术。他们来去如风,箭无虚发,堪称战场上的幽灵。

最令人震撼的是颜良的先登死士。这些身披重甲的勇士,正在演练攻坚战术。巨大的盾牌组成移动的城墙,长枪如林,步伐整齐划一。

有此雄师,何愁曹军不破!袁绍目睹训练场景,不禁豪情万丈。

与此同时,后勤保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高览督运的粮草源源不断从河北运来,各营粮仓皆已堆满。田丰亲自检查军械,确保每一张弓、每一柄刀都处在最佳状态。

就在两军对峙的第三天,程昱向袁绍献上一计。

主公,可派细作潜入曹营,散布流言。就说刘表已决定出兵助我,不日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