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辰时初刻,渭水北岸曹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曹操踞坐主位,玄色大氅随意披在肩头,手中把玩着一枚青铜虎符。帐下,曹仁、夏侯惇、张合、乐进等将领分列左右,程昱、司马懿、董昭等谋士静立一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之上。

诸位,曹操缓缓开口,声音在帐内回荡,昨夜哨探回报,马超已在南岸布下三道防线。羌王彻里吉的三万羌兵驻守河岸,西凉铁骑主力隐于后方。看来,这位锦马超是要与我军在此决一死战了。

曹仁踏前一步,抱拳道:丞相,末将愿率先锋强渡渭水,为我军打开通道!

子孝勇武可嘉。曹操微微颔首,目光却转向谋士席,不过,渡河之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仲德,你怎么看?

程昱轻抚长须,缓步上前:丞相明鉴。马超据渭水之险,以逸待劳。我军若贸然强渡,恐伤亡惨重。依昱之见,当以智取为上。

司马懿适时接口:程公所言极是。马超虽勇,然其军中有新附的杨秋、侯选等将,未必齐心。若能施以离间,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就在众将议论之际,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传令兵快步走入,单膝跪地:禀丞相,晋王使者到!

帐内顿时一静。曹操眼中精光一闪,立即起身:快请!

使者身着晋王亲卫服饰,昂首入帐,取出一卷金色诏书:晋王敕令:着征西大都督曹操,务于正月十五前平定西凉。第一军团已整军待发,随时可西进支援。

曹操躬身接旨,脸色凝重。待使者退出后,他将诏书轻轻放在案几上,环视帐内文武:诸位都听见了。晋王只给了我们半个月时间。

曹仁忍不住道:丞相,晋王这是要...

这是在督促我们速战速决。曹操打断他,目光深邃,也是在提醒我们,西征之功,不容有失。

程昱沉吟道:晋王亲率第一军团在司隶观望,既是后援,也是...警示。

司马懿微微颔首:许褚的武卫军、赵云的白马义从,还有颜良、文丑的北军...晋王这是要把平定西凉的首功,牢牢握在手中啊。

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是一场对马超的战争,更是一场关乎未来朝堂格局的博弈。

好了。曹操打破沉默,当务之急是渡过渭水。诸将听令!

曹操走到沙盘前,手持指挥棒指向渭水:我军八万,对阵马超四万。兵力虽占优,然有天险阻隔。今日之议,就是要定下渡河之策。

夏侯惇独眼闪烁着战意:丞相,给末将三万兵马,必能强渡成功!

元让勇猛,但不可轻敌。曹操摇头,马超不是韩遂,西凉铁骑更非乌合之众。

张合建言:末将以为,可多路并进。正面佯攻牵制主力,另遣精兵从上下游寻找渡口。

此计可行,但还不够。曹操目光扫过众将,我们要让马超猜不透主攻方向。

程昱忽然道:丞相,可记得当年官渡之战?

曹操会意:你是说...声东击西?

正是。程昱指向沙盘,可在上游三十里处大张旗鼓,制造渡河假象。待马超分兵往救,我军主力再从正面强渡。

司马懿补充道:还可令张辽都督从武威南下,威胁马超侧后。如此三路齐发,马超必败。

曹操沉吟片刻,突然问道:仲达,若是你守渭水,会如何布防?

司马懿微微一怔,随即答道:若是末将,必在上下游十里内设伏兵,以烽火为号。主力隐于后方,待敌军半渡而击。

曹操抚掌,既然如此,我们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他举起指挥棒,在沙盘上划出三道箭头:曹仁率两万兵马,大张旗鼓往上游三十里处进军,但只造势,不真渡。夏侯惇领一万兵往下游二十里处,同样虚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