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时间流速星际控制

第二百五十章 时间流速星际控制

“天穹计划”的成功,如同在激流中打下了一排坚实的桥墩,暂时稳住了联盟在空间折叠技术上的阵脚。遍布关键航道的“空间稳定锚”阵列,强行抚平了因“虚无之疤”扰动而产生的空间褶皱,确保了贸易命脉和战略通道的畅通。然而,这场胜利的代价巨大,且充满了警示。敌人(或者说那个未知存在)展现出的、能够快速学习并针对性干扰联盟技术手段的能力,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联盟头顶。每一次技术对抗,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险象环生。

联盟最高指挥部内,气氛并未因空间的暂时稳定而轻松。林枫、苏晓、南宫烈等人围坐在巨大的星图前,星图上除了标注着已稳定的航道和“虚无之疤”的猩红标记外,还多了一个不断闪烁的、令人焦虑的倒计时——那是根据“太初”AI推演的、基于敌方技术适应速度模拟出的“安全窗口期”。窗口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短。

“我们在空间上争取到了时间,但我们在时间本身上,却陷入了被动。”林枫的声音低沉,指向那个不断减少的倒计时,“敌人的学习和适应速度,远超我们的研发和部署周期。按照这个趋势,我们现有的技术优势,很快就会被追上甚至反超。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方法,打破这个时间劣势。”

苏晓立刻明白了林枫的意图,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混合着兴奋与凝重光芒:“领袖,您是指……启动‘时之沙’计划?我们要主动介入时间流速领域?”

“没错!”林枫斩钉截铁,“这是我们摆脱被动、争取战略主动权的唯一途径!如果能在关键研发领域实现局部时间加速,我们就能用外界的一瞬间,完成内部长达数年的技术攻关!反之,如果能将敌人的行动拖入时间缓流,就能为我们争取宝贵的应对时间!时间,必须成为我们可以掌控的战略资源!”

“时之沙”计划,是联盟最高机密中的机密,其理论雏形源于早期对“银辉秩序”遗留科技的逆向工程以及“星灵族”关于意识与时间关联性的模糊提示。但此前,由于技术风险极高、伦理争议巨大,且缺乏紧迫性,一直处于最低限度的基础研究阶段。如今,在生存压力下,这个潘多拉魔盒,被正式打开了。

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在绝对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有限范围内的、稳定的时间流速操控。这不再是之前虚拟实境中那种感官上的时间拉伸,而是真正意义上对物理规则的干涉!

挑战一:能量壁垒与规则反噬。

根据相对论和灵能守恒定律,扭曲时间所需的能量是天文数字,而且会引发剧烈的规则反噬。最初的实验室原型机,哪怕只是试图将一立方米的区域加速十倍流速几秒钟,消耗的能量就足以抽干一座大型城市的灵网,并引发小范围的空间畸变和因果律扰动,极其危险。

挑战二:精度控制与“时间泡”稳定性。

时间流速的改变,必须精确到毫秒甚至纳秒级别,并且形成的“时间泡”边界必须绝对稳定。任何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导致“时间泡”内外出现灾难性的时空剪切效应,或将内部物质抛入不可预知的时间乱流。早期实验中,不止一次发生实验舱在时间加速中因内外压力差瞬间湮灭,或在时间减缓中因分子运动近乎停滞而彻底“死寂”的惨剧。

挑战三:生命体耐受性与意识悖论。

这是最大的伦理和技术难关。无生命物质尚可承受时间流速剧变,但拥有意识和生命活动的个体呢?在加速的时间流中,个体的新陈代谢、思维速度如何同步?意识是否会因与外界信息脱节而崩溃?在减缓的时间流中,思维近乎停滞,与植物人何异?更可怕的是“祖父悖论”的阴影——在时间操控区域内产生的因,是否会对外部世界的果产生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