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森·赫伯特(Ethan Herbert)正将一枚比指甲盖略大的传感器贴合在战术手套的指关节内侧。
拇指轻捻,激活微弱的自检光芒。
幽蓝色的光点在皮革纹理间一闪而逝,像是深海中某种不知名生物的磷光。
“伊森是经过严格训练并具有高度行动力的最强特工。
没有他不能获取的秘密,没有他不能突破的安全防线,没有他不能伪装的人。
你要对他抱有信心——他就是活着的命运之神!”
几天前,当他收到任务通知后,推开玻璃门,走进顶头上司——马丁·多诺万(Martin Donovan)的办公室时。
“恰好”听到多诺万用一种抑扬顿挫、朗诵英雄史诗般的语调,对坐在他对面,一位资历尚浅、眼神中几分局促的年轻女文员说着这番话。
嗓音浑厚,充满常年发号施令后沉淀下来的权威感。
并巧妙地掺入了刻意拔高的激昂。
这番话,与其说是对伊森能力的客观评价,不如说更像是在给那位文员,乃至“恰好”走入的伊森本人,注入一剂强心针。
一种常见的、试图用溢美之词换取超额付出的管理技巧,好比在赛马的草料中偷偷掺入的兴奋剂。
作为一名在阴影中行走了太久的特工,一名资深的打工者。
伊森对这种缺乏实质性支撑的赞扬早已免疫。
他当然不会像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因为上司几句刻意营造的褒奖而热血沸腾。
……哦不,也许会。
这句话的高明之处,或者说,狡黠之处,在于它精准地触碰到了伊森内心深处那份被严密包裹的自负。
是的,他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与多诺万那番话并无二致。
卓越的特工,情报的猎手,游走在可能性边缘的操盘手。
“命运之神”?
用词略显浮夸,但其内核,与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认知惊人地吻合。
只是,他从不宣之于口,也从不轻易示人。
深埋在职业性的冷静和无数次生死考验后形成的坚韧外壳之下。
当然,作为一名领取薪水的雇员,他此刻更在意的是任务简报上那个清晰标注的数字——绩效奖金,那才是驱动他运转的燃料。
至于“命运之神”这种称谓,不过是任务完成后,在某个无人的深夜,独酌时的笑料罢了。
他走进临时搭建的行动简报室。
空气中弥漫着速溶咖啡那廉价而提神的香气。
“二进制”班尼·齐默尔曼(Benny Zimmerman)弓着背,像一只专注于捕食的蜘蛛。
手指在特制的便携式键盘上飞快地跳跃,发出一连串急促的敲击声。
度数颇深的眼镜镜片上射着屏幕上的代码流,密密麻麻,犹如某种远古文明的神秘象形文字。
头发有些油腻,随意地拢在脑后。
“防火墙的嵌套防御已经被我像剥洋葱一样层层解开了,伊森。”
班尼头也不抬,声音可以听出熬夜工作后的沙哑,却充满了技术宅特有的攻克难题后的得意,
“安保系统的核心逻辑,我已经摸清了。
守卫的巡逻路线图和换班时间表都已被拷贝下。
阿卡姆新区的内部结构图,三维建模,包括那些未在官方图纸上标注的隐秘通道和通风管道,都在这里。”
他指了指手边一台连接着复杂线缆的平板电脑,屏幕上赫然是一个不断旋转的、结构异常复杂的建筑模型。
“做得不错,班尼。”
听不出太多情绪。
但班尼知道,这已经伊森表达赞赏的最高方式了。
另一边,“夜莺”索菲亚(Sofia )正靠在一张金属折叠桌旁,姿势随意而舒展。
一身深灰色的高弹力作战服,紧紧包裹玲珑有致的身躯,将她那充满诱惑力的线条勾勒得淋漓尽致。
栗色的长发编成一条利落的蝎子辫,垂在肩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对格外锐利的蓝色眼眸。
嘴唇丰润,涂着一层近乎裸色的唇膏,更添了几分性感。
此刻,她正摆弄着一些造型奇特的装备。
“瞧瞧这些宝贝儿,”
索菲亚拿起一个只有巴掌大小,形状如同某种未来派昆虫的装置,对着伊森扬了扬下巴,嘴角带着玩味的笑意,
“最新一代的‘静默’(Silent )EMP手雷。
技术部那帮书呆子声称,通过一种‘谐振场约束技术’,可以将电磁脉冲的影响范围精准控制在半径五米之内,误差不超过十厘米。
不会像以前那些老古董一样,一不小心就让整条街区的红绿灯和ATM机集体罢工。”
她又拿起一个类似腕表,但表盘更厚,侧面布满细小接口的装置:
“这是‘蜂巢’(Hive)无人机集群的个人终端控制器。
我们这次得到了特别授权,可以使用最新型号的‘胡蜂’(Wasp)攻击无人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携带高爆微型弹头,采用仿生扑翼飞行,雷达反射面积几乎为零。
以及‘工蚁’(Ant)工程无人机,可以进行切割、爆破、信息窃取。
甚至还有几架‘螳螂’( Mantis)隐形侦察无人机,搭载了多光谱传感器和定向强声波干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