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陈友谅:渔舟沔阳弑主起,鄱阳一战终成空!

公元1360年,陈友谅觉得“挟主专权”已经不过瘾了,他要当皇帝。这年五月,他带着徐寿辉去采石矶,说是“视察水军”,其实早就在船上设好了埋伏。假借上庙烧香拜佛,诱骗徐寿辉到五通庙,让人用铁锤砸烂了他的脑袋——“遣部将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明史》对徐老大的死仅仅是两句话,但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场景。

陈友谅带着大军浩浩荡荡杀到采石矶,准备与朱元璋一战定乾坤。“攘外必先安内”,就是他徐寿辉,虽然现在他是名副其实的“司马昭”,但留着这个人终究是个祸患。

“老板,我军可雄壮否?”陈副总拉着老板徐寿辉走在最前面沾沾自喜道。

“啊,雄壮,雄壮”身后的徐老板颤颤巍巍答道。

“老板,我军粮草可充足?”陈副总手指了指堆积如山的粮草道。

“充足,充足”徐老板头上冒出冷汗回道。“这都是大将军的功劳啊!”

“那老板,我可做的否?”陈友谅笑道,转眼阴森的看着徐寿辉。

徐寿辉乍听,吓得两腿发软,看着两旁面目狰狞的士兵,道:“徐总,我愿将老板之位让与你,让我来辅佐您成就千秋伟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陈友谅大笑,“开玩笑呢,老板,我的今日,全是老板您所赐啊!”

徐老板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前面有个‘五通庙’,据说灵验的很,咱们兄弟前去烧柱香吧!愿我们的公司越来越好,老板您早登大宝。”陈友谅说着指了指前面的庙宇。

“据说这里曾经有个老和尚……”陈友谅一边走,一边还在给身后的徐老板讲述这个寺庙的过往。

二人刚进大殿,庙门突然关闭。

徐老板自感大事不妙,“陈哥?”疑惑的看着陈友谅。

小主,

“老板,你就安心上路吧!这伟业就让小弟代劳吧!动手。”

随着一声令下,一把大锤朝徐寿辉的头颅砸去,可怜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义军统帅就这样挂了。

杀了徐寿辉后,陈友谅连个正经的登基仪式都没办,就在采石矶的五通庙里,穿着染成黄色的布袍,对着手下喊:“从今天起,我就是大汉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这“大义”的年号,跟他杀主夺权的行为比起来,简直是天大的讽刺。可陈友谅不在乎,他觉得“只要权力在手里,名声好不好听无所谓”。

称帝后,陈友谅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朱元璋。他觉得朱元璋是“乞丐出身”(朱元璋当过和尚、讨过饭),根本不配跟自己抢天下,还放话:“我要亲自去应天,把朱元璋的头砍下来当酒壶用!”为了打垮朱元璋,他又玩起了厚黑手段:

第一计:反间计——诱降朱元璋部下

他给朱元璋的大将胡大海写信,许以“高官厚禄”,说“只要你反了朱元璋,我封你当大将军,管辖江浙之地”。结果胡大海是个“铁憨憨”,直接把信交给了朱元璋,还说“陈友谅这小子想策反我,没门!”——陈友谅的“反间计”不仅没成,反而让朱元璋提高了警惕,把边境防守得更严了。

第二计:联盟计——拉张士诚夹击

他给张士诚写信,说“咱俩一起打朱元璋,打下应天后,江南归你,江北归我,咱们平分天下”。可张士诚是个“墙头草”,怕陈友谅打赢后反过来打自己,一直拖着不发兵——陈友谅等了半个月,连张士诚的影子都没见着,气得把信撕了:“张士诚这老狐狸,迟早我也得收拾他!”

第三计:强攻计——率大军直扑应天

一计不成,陈友谅干脆来了个“以势压人”,带着十万大军、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杀向应天。他觉得自己人多船大,朱元璋肯定会吓得投降,可他忘了,朱元璋也是个“厚黑高手”,早就设好了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