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提出的浮桥方案,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略显颓靡的队伍。明确的目标和看似可行的路径,驱散了盘踞在众人心头的阴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天堑斗、与命运争的昂扬斗志。
分工迅速明确。以李菲和王磊为首的技术组,占据了断桥末端相对平整的区域,作为临时的“造船厂”。张诚带领的力量型队员,则化身为不知疲倦的“材料供应队”和“装配工”。他们将拆卸下来的卡车大梁切割成合适的长度,用找到的焊机和发电机进行焊接,构成浮桥坚固的龙骨;又将那些清理干净、确保密封的汽车油箱和化工桶,用铁丝和钢缆牢牢地捆绑固定在龙骨下方,形成提供浮力的基础。
“左边第三个浮筒绑扎再加固一遍!钢缆绕三圈,打死结!”李菲的声音在江风中显得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她穿梭在忙碌的队员之间,眼镜片上沾着油污,却挡不住她眼中锐利的光芒。她时而蹲下检查焊接点,时而指挥着将一块块切割好的钢板铺设在龙骨上,用铆钉和焊接固定,形成粗糙但坚实的桥面。
王磊则带着几个人,正在利用找到的水泥和沙石,在几个沉重的铁桶里浇筑配重块,这些将是后续固定浮桥的关键锚点。
整个施工过程,如同一场组织严密的军事行动,又带着工业生产的粗犷美感。金属的撞击声、焊接的火花、发动机的轰鸣,在这断桥头奏响了一曲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劳动号子。
然而,林凡很清楚,如此巨大的动静,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废土上,无异于黑夜中的明灯。他早已将警戒级别提到最高。
“张诚,施工不能停,但护卫力量必须保证。抽调一半战斗人员,组成外围警戒圈,重点防御来自陆地方向和江面的威胁。”林凡沉声下令。
“明白!”张诚抹了把汗,立刻点出十余名状态较好的战斗队员,由他亲自带领,在施工区域外围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依托废弃车辆和地形,构筑了一道简易防线。弓弩上弦,刀剑出鞘,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林凡自己则如同磐石般立于断桥最前沿,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奔腾的江面和对岸模糊的轮廓。他的感知如同最精密的雷达,覆盖着方圆数百米的范围,尤其是那深不见底、暗流汹涌的江水之下。
果然,施工开始后不到一个小时,麻烦便接踵而至。
首先是被声音和震动吸引而来的陆地丧尸。它们三五成群,从省道两侧的树林和废弃建筑中蹒跚而出,嘶吼着冲向施工区域。
“左侧,七只!弩箭准备!”负责外围警戒的小队长低喝一声。
“咻!咻!咻!”
经过强化的队员们,射出的弩箭更加精准有力,轻易地射穿了这些普通丧尸的头颅,将它们钉死在冲锋的路上。战斗干净利落,没有让它们靠近施工核心区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