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长河入世,秩序边疆

选择“存在”的金色长河,并非随意之举。

林生的混沌之道,在于包容与衍化。他已然亲身经历过“虚无”(归墟)与“腐化”(腐星)的极致,对其道韵有了深刻的理解与部分融合。唯独对于这看似最普通、却也最根基的“存在”与“秩序”,他的接触多流于表面——无论是星辉王庭的光辉,还是过往所见的凡俗文明,都只是“存在”的冰山一角,是秩序的一种表现形式。

他需要深入其中,去理解“存在”为何能“存在”, “秩序”因何而“有序”。唯有洞悉其最根本的法则,他的混沌方能真正称得上“包容万有”,而非简单的力量堆砌。

心念既定,林生不再犹豫。他驾驭混沌道体,化作一道不起眼的灰色流光,如同一滴即将汇入大海的水珠,投向那奔流不息、由无数文明光辉与生命赞歌交织而成的金色长河。

在触及长河边缘的刹那,一股庞大而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同化力的秩序道韵,如同温暖的潮水,瞬间将他包裹。

与归墟的冰冷死寂、腐星的扭曲疯狂截然不同,这股力量充满了“生机”、“逻辑”、“结构”与“意义”。它试图抚平林生身上那“未定”的混沌特性,将其纳入长河既定的流动轨迹之中,赋予他一个清晰的“定义”,一个在秩序体系内的“位置”。

若林生仍是初入修行时的境界,恐怕瞬间就会被这股浩瀚的秩序之力冲刷掉自我,化为长河中一朵随波逐流的寻常浪花。

但此刻,他已初步成就混沌道体,更在初始之地悟道,对自身之“道”有了坚不可摧的认知。

混沌道体自然运转,体表那混沌原色的光晕微微波动,并非对抗,而是如同最光滑的镜面,将那试图渗透、定义的秩序道韵悄然偏转、折射开去。他依旧是他,是独立的“混沌”,却巧妙地依附在长河的“表面”,随着其磅礴的流向,向着未知的领域漂流而去。

他并未深入长河核心,那里是秩序法则最密集、同化力最强之处,过早深入并非明智之举。他选择沿着长河的“浅滩”与“支流”前行,如同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感知着这条代表宇宙“正面”与“创造”主旋律的洪流。

他的“视野”被无限拓展。

他“看”到一片片由纯粹数学与几何真理构筑的理性世界,那里的生灵以公式交流,以逻辑构建一切;

他“听”到一个个信仰汇聚、神只显圣的虔诚国度,亿万信念化作璀璨的神力,维系着世界的运转;

他“感受”到无数科技昌明、探索星海的机械文明,冰冷的金属与炽热的求知欲交织出壮丽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