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大学时光,系统相伴

“下课留一下,我给你一份阅读清单。”

下课后,教授递给他一张纸:“先看看这几本书,下周我们开第一次讨论会。”

林烨接过纸,道谢后走出教室。

手机震动,系统提示:【检测到新学习任务,是否同步规划复习时间?】

他点开日程表,把每天的时间重新划分。早上六点起床跑步,七点背英语单词。上午上课,下午参加小组研讨,晚上固定三小时自习。

系统自动推送了一份《清华建筑系课程难点解析》,他通宵看了一遍,发现里面提到了很多教材没细讲的内容。比如“模数化设计在宋代营造法式中的体现”,再比如“斗拱结构的实际受力模型”。

他把这些内容摘出来,做了个单独的文档。

第三天上课,教授讲到唐代佛寺布局,提到一个细节:“当时中轴线对称不仅是美学选择,更是等级制度的空间表达。”

林烨在下面记了下来,同时想起系统里那份讲义提到过,这种布局还跟风向、日照、人流疏散有关。

课间休息时,旁边的同学凑过来:“刚才你说的那些点,是不是提前看过教授论文?”

“没有,只是读了些相关材料。”

“那你得请客啊,这都能答出来,以后复习带着我。”

林烨笑了笑,没接话。

他知道,真正让他领先的是系统提供的信息密度。那些别人需要几个月才能查到的资料,他只需要一次兑换就能拿到。

但他也清楚,不能全靠系统。

课堂提问、小组发言、作业评分,这些都得靠自己表达。系统给的是内容,怎么讲出来,还得自己练。

周五晚上,他申请了图书馆的夜间自习室权限。

管理员看他一眼:“一个人待到十一点?注意安全。”

“嗯,我会按时离开。”

九点半,自习室只剩他一个。

他正在看《建筑理论导论》的第二章,手机突然弹出提醒:【今日学习时长已达五小时,建议暂停休息三十分钟】。

他合上书,站起来活动肩膀。窗外银杏树被风吹动,叶子沙沙响。

小主,

回到座位,他打开系统界面,点击【学术进度追踪】功能。屏幕上出现各科掌握情况图表。建筑概论显示为“熟练”,设计基础是“理解中”,结构力学标着“待加强”。

他把力学部分设为下周重点。

周日下午,课题组第一次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