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妾意如丝柔

甄嬛一听他这话,肩膀立刻轻轻垮了垮,像被戳破了心事的孩子般,下唇微微嘟起,满眼的水汽瞬间涌得更满,泪珠在眼睫上滚了滚,眼看就要砸下来。她伸手轻轻拽住皇上的袖口,指尖攥着那点布料晃了晃,声音软得像春水初流:“皇上恕罪……嫔妾不是有意要议论华贵妃娘娘的,只是一想到胧月,心里就慌,才失了分寸。”

她顿了顿,垂下眼睫,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片浅浅的阴影,更显得委屈:“嫔妾知道贵妃娘娘待胧月好,也知道皇上疼贵妃娘娘,嫔妾怎敢有不满?只是……只是刚刚累着了,心里总有些乱,说错了话,皇上可千万不要生妾身的气,更别因为妾身,怪了贵妃娘娘才好。”

这话里句句透着“懂事”,却字字都往皇上的软肋上戳,既显了自己的委屈无措,又暗里点出皇上对年世兰的偏疼,偏她还装得这般柔弱,让皇上纵有几分不悦,也生不起气来,只觉得是她刚劳累完心怯,才说了糊涂话。

甄嬛忙浅笑几声,语气里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惹人怜惜:“皇上可不生妾身的气了吧?华贵妃娘娘深受天恩,又素来聪颖果毅,所以妾身坚信娘娘定能把胧月照顾的极好呀”

她心中暗自莞尔——“果毅”二字本就亦好亦坏,用得好是行事果断、能掌事用人的夸赞,用得不好,便容易让人联想到专断狠辣的锋芒。这其中的深意,真要让人细细品味才是。其实许多人栽跟头,便是坏在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语上,说者看似“无心”,听者却难免生出别样的心思。

皇帝指尖的动作没停,依旧轻轻抚着她的肩,目光从窗纱树影上收回时,眼底已没了方才的玩味,反倒多了几分温和的维护:“果毅?这二字用在她身上,倒也贴切。”

他指腹蹭过她颈间的碎发,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容置喙的笃定:“她的果毅,是潜邸时陪朕应对诸皇子暗算时的不退让,是如今打理六宫琐事时的不拖沓,连朕交办内务府的采买示意,都能办得妥妥帖帖不出一点差错。”

说罢,他见甄嬛垂着眸似是默认,又淡淡补了句,语气里藏着点不易察觉的护短:“至于照顾胧月,她虽性子烈了些,却也分得清轻重,断不会拿皇家子嗣出气。你啊,倒是把她想得太窄了。”

甄嬛垂在身侧的手悄然攥紧,拼了命的咬牙,方才那句“果毅”本是想暗戳戳点出年世兰的专断,怎料皇帝竟全然听不出弦外之音,反倒句句都在为年世兰说话——从潜邸的情分说到六宫的差事,连她的“烈性子”都成了可恕的小事。

她喉间发紧,鼻尖微微发酸,心底那点委屈混着恨意,像浸了水的藤蔓般疯长——年世兰凭什么呢?凭她父兄的权势,还是凭皇上总把她护在身后的偏疼?自己不过是想为胧月争一争,连话都没敢说重,怎就落得个要靠揣度圣意来试探的地步?原来在皇上心里,年世兰的“果毅”都是优点,自己这点小心思,反倒成了狭隘。

她悄悄吸了吸鼻子,指尖轻轻蹭过眼角,再抬眼时,眼底已蒙了层浅浅的水汽,嘴角却弯出温顺的笑:“皇上说的是,是臣妾糊涂了。”她往皇帝身边凑了凑,声音软得像棉花,“方才只想着胧月,倒忘了华贵妃娘娘是何等通透的人,既能替皇上打理六宫,照顾胧月自然也不会差。是臣妾小家子气了,让皇上见笑了。”

见她认错态度恭顺,皇帝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伸手将她扶起身,语气软了几分:“罢了,朕知道你是记挂胧月,才多了些心思。”他握着她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带着几分安抚的暖意,“往后等你回宫,便能日日陪着她了。朕已让人收拾了长春宫偏殿,你身子养得好些,便随朕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