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夏初寻葫,籽播新望

鹿溪也说:“我可以帮忙筛选葫芦籽,把饱满的挑出来,不饱满的和坏的扔掉,这样发芽率高。另外,我还能找些能驱虫的草药,混在土里,防止虫子咬种子。”

第二天一早,种植葫芦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青壮们先用木犁把空地翻松,土块被打得细碎,阳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泽;木长老则带着人在地里划出一道道浅沟,沟间距三尺——葫芦藤会长得很长,需要足够的空间蔓延;青羽和几个孩子跟在后面,把土里的小石子、枯草捡出来,扔到旁边的竹筐里。

鹿溪则在石楼前的空地上筛选葫芦籽,她把收集来的葫芦籽倒在一块干净的兽皮上,摊开,然后一颗一颗地挑选:“饱满的籽儿沉甸甸的,颜色是深褐色;空的籽儿很轻,颜色偏浅,一捏就碎。”

青羽忙完捡石子的活,也跑过来帮忙,她学着鹿溪的样子,拿起一颗葫芦籽,放在手里掂了掂:“这个沉,是好的!这个轻,是坏的!”说着,把坏的籽儿扔进旁边的小陶碗里,动作认真又可爱。

“别着急,慢慢挑,挑仔细点,这样种下去才能发芽。”鹿溪笑着说,手把手教青羽分辨——她发现青羽虽然年纪小,但学得很快,没一会儿就能准确挑出饱满的籽儿了。

挑好的葫芦籽,鹿溪还特意用温水泡了半个时辰——这是她之前种草药时总结的经验,温水泡过的种子,种皮会变软,更容易发芽。“泡过之后,种子能更快长出根,不用等太久就能发芽了。”鹿溪把泡好的葫芦籽捞出来,放在阴凉处晾干,“等晾干了,就能播种了。”

张轩走过来,看到两人认真的样子,笑着说:“准备得很充分,这样种下去,肯定能顺利发芽。下午我们就播种,播种的时候要注意间距,每颗籽儿之间留两尺的距离,不然藤长出来会挤在一起,结不了多少葫芦。”

“我记住了!”青羽立刻点头,手里还攥着几颗饱满的葫芦籽,“下午我要亲手播种,把它们种得整整齐齐的!”

下午的阳光不那么刺眼了,张轩带着青羽、鹿溪,还有几个妇女来到种葫芦的空地。地里的浅沟已经挖好,青壮们还在沟里撒了一层细细的兽粪,作为底肥,确保种子发芽后有足够的养分。

“播种的时候,把籽儿尖的一头朝下,埋在土里半寸深就行,埋太深不容易发芽,埋太浅容易被鸟啄走。”张轩拿起一颗葫芦籽,示范着放进沟里,然后用手轻轻盖上一层土,压实,“盖土的时候要轻,别把籽儿压坏了。”

青羽迫不及待地拿起一颗葫芦籽,学着张轩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放进沟里,然后用小手拢了些土盖在上面,还特意用指尖轻轻压了压:“这样就好了吗?它什么时候能发芽呀?”

“大概五六天就能发芽了。”张轩摸了摸她的头,“以后每天早上,你可以来浇浇水,看看它有没有发芽,不过别浇太多水,土湿了就行,浇多了籽儿会烂。”

鹿溪则在每条沟的旁边插上一根小木棍,作为标记:“这样以后浇水、除草,就知道哪里种了葫芦籽,不会不小心踩到了。另外,我还在木棍上绑了点晒干的艾草,能赶走小鸟和虫子,防止它们破坏种子。”

妇女们也跟着播种,她们动作熟练,很快就把挑好的葫芦籽都种进了土里。青羽种完自己负责的那一段,还跑到鹿溪身边,帮她插小木棍:“鹿溪姐姐,我帮你绑艾草吧!我会绑蝴蝶结!”

“好啊。”鹿溪笑着把晒干的艾草递给她,看着青羽认真地把艾草绑在木棍上,虽然绑得歪歪扭扭,却格外用心。阳光洒在两人身上,艾草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格外温馨。

播种完,青壮们又在地里搭了简易的木架——葫芦藤长出来后会攀爬,木架能让藤顺着往上长,节省土地,还能让葫芦挂在架上,避免沾到泥土腐烂。“这木架要绑结实点,不然藤长太多,会把架子压垮。”张轩检查着木架,把松动的地方重新绑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尊,等葫芦藤长出来,是不是还要给它引路呀?”鹿溪好奇地问,她种过草药,知道有些藤蔓需要引导才能往架子上爬。

“对,”张轩点头,“等藤长到一尺长的时候,就要用细藤条把它轻轻绑在木架上,引导它往上爬,这样藤就能顺着架子长,不会乱爬。到时候还要把多余的侧枝剪掉,让养分集中供给主藤,这样才能结更多葫芦。”

鹿溪认真地记在心里,还从竹篮里拿出一块小木牌,用石刀在上面刻了几个简单的符号——这是她用来记录种植要点的方式,方便以后查看。青羽凑过来看,好奇地问:“鹿溪姐姐,你刻的是什么呀?”

“这是记录葫芦种植的要点,比如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绑藤、什么时候剪枝。”鹿溪解释道,“这样以后我们忘了,看这个木牌就知道了。”

青羽似懂非懂地点头,心里却觉得鹿溪姐姐很厉害,什么都知道。

接下来的几天,青羽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提着小陶桶去给葫芦地浇水。她记得张轩说的“别浇太多”,每次都只浇半桶水,沿着沟慢慢浇,确保每一寸土都湿润,却不积水。

“青羽,等等我!”鹿溪每天也会准时过来,她会带着一把小木耙,帮着松松土,或者把地里刚长出来的野草拔掉,“野草会跟葫芦籽抢养分,要早点拔掉,这样葫芦籽才能长得快。”

青羽跟着鹿溪学拔草,她的小手很巧,能准确地分辨出野草和还没发芽的葫芦——鹿溪教过她,葫芦籽发芽的地方,土会微微隆起,而野草的根比较浅,一拔就出来。

第三天早上,青羽浇水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块土隆起的地方,裂开了一道小缝,缝里冒出一点嫩绿的芽尖,像一颗小小的绿宝石。“鹿溪姐姐!你快来看!发芽了!发芽了!”她激动地扔下陶桶,跑过去拉鹿溪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