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冬去罢兵戈

草原的春天来得猝不及防。前一夜还飘着零星小雪,第二天清晨,风里便带了暖意,枯黄的草皮下钻出点点新绿,像撒了一地的翡翠。李砚站在王城的土墙上,望着城外无边无际的草原,心里那股征伐的燥热,竟被这突如其来的春色抚平了几分。

冬天的战事太烈了。从黑风山边缘到狼居胥山,再到草原东部的各个角落,他的铁骑踏遍了每一寸土地。曾经的小部落,像滚雪球般膨胀,如今已是拥有上万人的大型部落联盟——他甚至被部众们尊称为“大可汗”,这个带着草原烙印的称号,既让他觉得新奇,又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是该停一停了。”李砚喃喃自语。再打下去,就算能征服更多部落,也消化不了。那些大型部落人口众多,根基深厚,真要硬拼,就算赢了,自己也要损兵折将,得不偿失。更何况,春天来了,草原上的人要放牧,要播种,要为一年的生计做打算,没人愿意再在战场上耗着。

他下令停止西征,让神卫营的士兵们解甲归田——当然,不是真的放下武器,而是一边休整,一边协助部落放牧、耕种,顺便操练,保持战斗力。

这个决定让整个部落都松了口气。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杀伐,无论是战士还是老弱,都渴望能有段安稳的日子。听到大可汗要休养生息的消息,王城里到处都是欢呼声,家家户户都杀了牛羊,煮了烈酒,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平静。

罢兵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与其他大型部落建立联系。

李砚派出了使者——大多是圣女营里能言善辩的少女,她们熟悉草原的习俗,又带着“神使”的光环,更容易被接受。使者们带着粮食、盐巴和精美的兽皮,前往草原中部的几个大部落,传递“和平共处”的意愿。

“告诉他们,我无意与之为敌,若肯互通有无,结为盟友,便是朋友;若要为敌,我也奉陪到底。”李砚对领头的少女说,语气里带着软硬兼施的意味。

他心里清楚,草原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些大型部落之所以暂时没有动手,不过是忌惮他冬天展现出的实力。想要真正稳住局面,光靠威慑远远不够,还得有利益捆绑。

使者们出发后,李砚开始着手处理内部事务——消化那些新征服的部落。

他将各个部落的族长召集到王城,重新划分牧场和耕地,确保每个部落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他让工匠营打造了更多的农具和牧具,分发给部众;他甚至让人在王城里建起了一个“集市”,允许各个部落在这里交换物资,互通有无。

“我们是一个部落,是‘神鹰部’的人!”李砚在族长大会上强调,“以前的恩怨,都过去了。谁要是敢内斗,别怪我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