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阵定

黄河大堤的工地上,弥漫着一股奇异的气息——既有草木燃烧的烟火味,又有矿石煅烧的硫磺味,还有泥土被夯实的腥气。李砚站在刚浇筑好的水泥堤段前,看着工匠们用木抹子将表面抹得平整光滑。这些灰色的泥浆刚从模子里倒出来时还软塌塌的,不到半日就变得坚硬如石,连铁器敲击都只留下淡淡的白痕。

“陛下,这‘水泥’真是神物!”工部尚书用手指戳了戳堤面,惊叹道,“以前筑堤用糯米石灰浆,得晾三个月才能承重,这水泥一日就能凝固,十日就比石头还硬,简直是为修河量身定做的!”

李砚笑了笑,指尖拂过水泥表面的纹路。这东西是玄道司的术士们偶然发现的——他们在炼丹时,将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粉按比例混合煅烧,冷却后磨成粉末,加水搅拌竟能凝固硬化。他让工匠营反复试验,终于定下了最合适的配方,取名“水泥”,专门用于水利工程。

“把水泥的配方抄给各地府衙,让他们也学着烧。”李砚吩咐道,“不光是黄河,长江、淮河、珠江,所有容易泛滥的河道,都要用水泥加固堤岸。”

工部尚书连忙应下,又指着远处正在搭建的脚手架:“那边在浇筑‘镇河塔’,塔身全用水泥浇筑,里面还埋了玄道司画的符纸,术士们说,这塔能镇住河底的‘水煞’。”

李砚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座八角形的塔基正在成型,工匠们正用特制的木模浇筑塔身,水泥浆通过竹管源源不断地注入,塔基周围还埋着八根粗壮的铁柱,柱顶刻着镇水的符文。

“让塔尖对准黄河的主流方向。”他补充道,“再在塔下埋块‘分水玉’,就是上次从昆仑山脉运来的那块,能引导水流避开堤岸。”

正说着,清虚道长带着几位 senior 术士匆匆赶来,他们的道袍上沾着水泥点子,手里捧着一卷巨大的阵图。“陛下,‘锁河大阵’的阵眼位置定好了,请您过目。”

阵图铺开,上面用朱砂和墨线绘制着黄河沿岸的地形,从上游的黄土高原到下游的入海口,密密麻麻标注着阵眼、符桩和灵脉走向。整个大阵由九座镇河塔、七十二根锁水桩和三百六十个聚灵点组成,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整条黄河笼罩其中。

“这九座镇河塔对应九天星象,七十二根锁水桩暗合地煞之数,三百六十个聚灵点则与全年节气相应。”清虚道长指着阵图解释道,“大阵启动后,能引天地灵气汇入黄河,让水流顺着阵法引导的方向走,既不会泛滥,也不会干涸,真正做到‘水行其道’。”

李砚的目光落在上游的聚灵点上,那里正好是黄土高原种树的区域。“这些聚灵点能和树木的根系相连吗?”他问道,“若是能让阵法的灵气滋养树木,岂不是两全其美?”

清虚道长眼睛一亮:“陛下提醒得是!我们可以在聚灵点埋下‘木灵珠’,让阵法灵气顺着珠串流入树根,既能固土,又能增强阵法的威力,简直是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