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坐。”张百川把一杯热水推到关政委面前,指挥部里就剩下他们两人,关政委接过水杯看着张百川:“司令员,压力很大吧?五万鬼子,对咱们是个考验,不能像以前打游击了,打不过就跑,咱们现在家大业大考虑的也多了。”
张百川苦笑一下:“压力能不大吗?咱们刚拼掉一个旅团,战士们还没喘口气,更大的报复就砸过来了,咱们这两次是把冈村宁次惹急眼了,他这是要把咱们晋西北军区连根拔起啊。”
“但你这‘收拳头’的策略,是对的。”关政委语气肯定:“跟鬼子硬碰硬,正合他意,咱们就得把他引进山里来,用咱们最擅长的法子跟他周旋。”
“道理是这个道理,”张百川叹了一口气:“可下面部队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现在突然命令他们放弃好不容易收复的县城和地盘,主动后撤,我担心一些干部战士思想上转不过这个弯,觉得是怯战,是逃跑。”
关政委点点头,神色严肃:“这就是我正要跟你谈的,军事上你部署,政治上,这个弯必须转过来,而且得快,否则撤退就可能变成溃退,后果不堪设想,必须让每一个指战员都明白,我们这不是败退,是主动的战略转移,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战机,更狠地打击敌人,”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张百川把烟头摁灭:“光靠下命令不行,得把道理讲透,我琢磨着得开一个大会,不光是各旅团主官,最好能把营连一级的骨干,特别是那些新提拔的、打仗勇猛但可能对战略理解不深的干部,都召集起来,咱们俩给他们好好上一课,”
关政委沉吟片刻:“时间紧迫,大规模集中有风险,但你说得对,这个思想工作必须做深做透,我看可以分两级开,先开旅、团主官会议,统一高级指挥员的思想。然后让他们立刻回去,分别召开营连干部会议,我们俩分头下去参加,直接跟基层骨干讲清楚形势和任务。”
“好,就这么办,”张百川一拍大腿:“事不宜迟,参谋长在盯着部队转移和布防,咱们现在就准备一下,今晚就先开旅团主官会,”
几个小时后,在晋西北军区指挥部,军区旅、团以上主要干部济济一堂,但气氛凝重,不少人脸上还带着歼灭鬼子旅团的兴奋,但对即将到来的后撤命令充满了疑惑和不甘。
张百川和关政委一起,走到干部们中间。他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王大山脸上带着伤疤,眼神倔强;贺东生皱着眉头,若有所思;许达则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彭辉沉静地看着他,等待指示。
“同志们,”张百川开口:“我知道,大家刚打了个大胜仗,武器充足,根据地也大了,心里正热乎着。现在,我命令你们放弃现有阵地,放弃一些县城,向后收缩,很多人想不通,觉得我张百川胆子小了,被鬼子吓破了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