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清军破关的同一天,北京城内的兵部尚书梁廷栋正在府邸中接待客人。
听闻军报,他手中茶杯地落地。
快...快去禀报皇上!
他声音发颤,随即拉住心腹低声吩咐:立即将家眷送往南京,快,一定要快。
他知道朝廷现在是什么情况,要兵没兵,要粮饷没粮饷,就连他们这些京官都已经半年多没发俸禄了。
而对应的却是大清那边,这几年蓬勃发展,兵力也是越来越强。
紫禁城内,崇祯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高起潜这个阉奴!梁廷栋这个懦夫!朕要诛他们九族!
温体仁急忙劝谏:陛下息怒,当务之急是调兵勤王。
勤王?调谁的兵?
崇祯不由冷笑道:关宁铁骑要守辽东,左良玉部在剿寇,朝廷哪里还有兵可调?
这时,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出列:陛下,臣倒有一计。可令高起潜、梁廷栋戴罪立功,同时诏谕各地乡绅自组团练…...
团练?
崇祯猛地站起身,浑身已被气得颤抖不已:你难道是要让朕承认,朝廷现在已经无力保境安民吗?
这话太重说得太重,下面大臣都不敢搭话。
但是都在心中鄙夷,朝廷现在已经是无计可施了,还要这些虚荣的面子有什么用呢?
但是在刚愎自用的崇祯面前,肯定没人会自找不痛快。
朝会不欢而散。
回到乾清宫,崇祯独自站在巨大的地图前,手指重重地按在居庸关的位置上。
大明的江山,真的要亡在朕手中吗?
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崇祯自继承皇位以来,都是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地打理朝政,可是朝廷的情况却是每况愈下。
他自信自己无愧于祖宗和先帝,却没想到却是天亡大明啊。
就在明朝朝廷还在争论不休时,清军已经如入无人之境,铁蹄直指宣大地区。
八月十五,多铎率领的正白旗在怀来县外遭遇第一支像样的明军。
这支由参将周德威率领的五千人马,是附近唯一敢于迎战的部队。
列阵!
周德威大喝:让这些鞑子知道大明军人的骨气!
然而交战不到一个时辰,在清军骑兵的反复冲击下,明军阵线开始崩溃。
将军,顶不住了!
副将满脸是血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