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汉王的“心意”

“大王且慢!” 季布的声音适时地在殿外响起,带着沉稳的劝谏,“使者既来,见见也无妨。或可探听刘邦虚实。若其真有‘心意’,大王收下便是,亦可稍安其心,免其在我大军北上时再生事端。”

项羽沉默了片刻,深紫色的眼瞳中光芒闪烁不定。最终,他重重哼了一声:“也罢!让他滚到偏殿候着!寡人倒要看看,这泼皮无赖,还能耍出什么新花样!”

他松开虞瑶的手,替她掖了掖被角,动作竟带着一丝与他身份极不相称的笨拙温柔。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无比,有担忧,有不舍,更有一种必须去战斗的决绝。“寡人去去就回,你…安心休息。” 说完,他转身,高大的身影重新裹挟起那属于西楚霸王的凛冽气势,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寝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殿门在他身后合拢,隔绝了外面的一切声音。寝殿内再次恢复了宁静,只有药香无声流淌。

虞瑶靠在软枕上,失血过多的疲惫感阵阵袭来。她闭上眼,脑海中却思绪翻腾。张良的毒计已然奏效,项羽这头被激怒的雄狮,已经被成功地引向了北方的齐国。而刘邦…他此刻在关中,又在谋划着什么?一股强烈的不安,如同冰冷的藤蔓,悄然缠绕上她的心头。

偏殿内,气氛冰冷而压抑。

汉王刘邦的使者是个面容精干的中年文士,身着汉使服饰,举止看似恭谨,眼神却带着掩饰不住的闪烁。他跪伏在地,额头贴着冰冷的地砖,身体微微发抖,显然被殿内弥漫的霸王威压和项羽那深紫色、如同实质般冰冷的视线所震慑。

“说吧。” 项羽高踞王座,声音如同寒铁摩擦,没有任何温度,“刘邦让你来,又想放什么屁?”

使者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卷用锦缎包裹的竹简,双手高高捧过头顶:“启禀项王!此乃我汉王亲笔书信!汉王言,前番误会,皆因章邯、司马欣、董翳等三秦旧吏,阳奉阴违,欺瞒大王,苛待秦民,以致民怨沸腾!汉王不忍秦民再遭涂炭,故不得已行‘暗度陈仓’之举,只为‘如约’收取关中,替大王惩治奸佞,安抚黎庶!今奸佞已除,关中粗定,汉王夙夜忧叹,唯恐大王误解其拳拳恭顺之心!故特遣小臣前来,一是澄清误会,二是…二是恭贺大王即将兴义师,讨伐齐逆田荣!此乃顺天应人之举,汉王闻之,不胜欢欣鼓舞!”

使者一口气说完,语速极快,额头冷汗涔涔。他将竹简呈上,又示意身后随从抬上一个沉重的朱漆木箱。

“此乃汉王一点心意,黄金百镒,蜀锦百匹,聊表恭贺之忱!汉王再三叮嘱小臣转告项王:汉得关中,心愿已足,绝无东向之意!定当谨守函谷,安境保民!请项王明察!请项王放心北顾!”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情真意切,将刘邦偷袭三秦、夺取关中的行为粉饰成了“替天行道”、“为霸王分忧”。殿内侍立的龙且、季布等人,脸上都露出了极其怪异的神色。龙且更是气得胡子都在发抖,若不是项羽在上,他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撕烂这使者满口胡言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