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刺字王者的权衡

英布在煎熬。随何的到来,还附送惊天动地的宣告,这如影随形的巨大压力,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巨石,彻底搅乱了他精心维持的平衡。

他烦躁地在王府密室中踱步,时而抚摸脸上的刺青,时而望向窗外繁华的六县街市,时而又想起宠妾温软的哀求。

杀?不杀?见?不见?刘邦的裂土封侯承诺诱人,项羽的屠城灭族威胁恐怖。他感觉自己像被架在熊熊烈火之上烘烤,五脏六腑都在翻腾。

他需要时间,需要判断,需要等待。

第四日清晨,太宰带着惯常的笑容踏入驿馆,准备继续那套“大王欠安”的说辞。随何终于动了。

他放下书卷,端起一杯早已备好的清茶,轻轻吹散浮沫,动作从容优雅。他将一卷用火漆封好的竹简递给太宰,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不容置疑的力量:

“烦请太宰大人,将此书亲呈大王案前。”

太宰笑容微僵,双手接过竹简,感觉入手竟有些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

随何的目光如炬,直视太宰躲闪的双眼,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金石坠地,清晰无比地敲在对方心坎上:“大王三日避而不见,想必是心中尚有疑虑,认为楚强汉弱,局势未明,尚在权衡利弊。此乃人之常情,随何深表理解。这也正是我此行之目的——为大王拨开这乱世迷雾,剖析混沌时局,指明一条通往生路与尊荣的康庄大道!”

他顿了顿,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出鞘的宝剑,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玉石俱焚的决绝:

“烦请转告大王:若大王肯赐见一面,容随何当面陈说天下大势,剖析楚汉成败之机,阐述九江存亡之道。若大王听罢,觉我随何言之有理,洞察天机,则汉王愿与大王歃血为盟,约为兄弟,共襄盛举!汉得天下,必裂土分茅,使大王永镇九江,世袭罔替!荣华富贵,与国同休!若大王听罢,觉我胡言乱语,荒诞不经,不值一哂…”

随何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震得整个驿馆似乎都嗡嗡作响:

“便将我随何,及这二十名随从卫士,即刻押赴六县最繁华的市口!当众斩首!枭首高杆!曝尸三日!以此昭告天下,九江王英布,对西楚霸王忠心耿耿,天日可鉴!绝无二志!何,与二十位壮士,引颈待戮,绝无怨言!此心此志,天地共鉴!”

“嘶——!” 太宰倒吸一口凉气,浑身剧震,捧着竹简的手如同得了疟疾般剧烈颤抖起来,脸色瞬间惨白如金纸。

他感觉手中的竹简滚烫无比,仿佛捧着的是二十一颗熊熊燃烧、随时会将他炸得粉身碎骨的霹雳弹!

这位看似文弱的汉使,竟以自己和二十条忠心耿耿的性命为赌注,逼大王表态!这胆魄,这狠绝!,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尊…尊使…言重了!言重了!” 太宰语无伦次,额头上豆大的冷汗滚滚而下,后背瞬间湿透,“下官…下官这就去!立刻!马上!亲呈大王!一刻不敢耽搁!” 他再也顾不上礼节,抱着那卷仿佛有千钧重的“战书”和“催命符”,如同身后有厉鬼追赶,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地冲出驿馆,发疯般地向王府深处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