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地道认可

千年前的那个声音,穿越了无尽的时间与空间,最终汇聚于此。当幽冥大殿的高台前,挤满了来自地府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生灵时,一种奇特的氛围悄然形成——这不再是简单的讲法,而是一场跨越了身份、罪孽、阶层的盛会,是地藏王菩萨以佛法为纽带,试图将这九幽之地,连接成一个充满希望的整体。

地藏王菩萨立于高台,看着台下密密麻麻、形态各异的听众,眼中没有丝毫的意外,只有一种历经千年的平和与欣慰。他知道,他的讲法,终于得到了广泛的回应。而这场讲法,也必将深刻地影响地府的未来。

千年时光,于准圣而言不过弹指,于地府众生而言,却足以经历无数轮回,见证沧海桑田。

千年后的这一日,地府的天空依旧阴沉,血海依旧翻腾,奈何桥上的孟婆依旧忙碌。然而,与往日不同的是,一股难以言喻的静谧与肃穆感,悄然弥漫开来。那来自幽冥大殿的呼唤,如同种子般,在无数游魂、鬼差、判官乃至地府高层的心中生根发芽,历经千年,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

午时三刻,约定的讲法时间将至。地藏府核心区域,通往幽冥大殿的宽阔甬道两侧,原本空旷的广场上,此刻已是人山人海——这里的“人”,自然是指形形色色的鬼魂与阴司吏役。

低阶的游魂野鬼,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期盼,他们渴望从这从未听闻过的佛法中,找到一丝超脱的线索。

负责巡逻、押解的鬼差们,此刻也放下了手中的鞭锁,整齐地排列在广场边缘,他们的面容依旧冷硬,但眼中却多了一丝恭敬,似乎在履行一项庄严的使命。

各司判官,如掌管生死簿的判官、记录善恶业的判官等,他们身披官袍,手持笔砚,不再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案牍,而是缓步而来,在靠近高台的位置,寻得一方静地,静静坐下。千年间,他们见证了无数因果轮回,对地藏王的举动,心中早已有了不同的看法,但此刻,他们都选择以聆听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就连那六案功曹——掌管记录、催促、查勘等事务的阴司小神,以及统帅鬼兵、执行刑罚的阴帅们,如牛头、马面、黑无常、白无常等,也纷纷现身。他们或骑着冥兽,或驾着阴风,带着下属,在广场的不同区域占据了位置。这些地府中的实权人物,有些是真心想听听这大乘佛法究竟有何玄妙,有些则带着审视和观望的态度,毕竟地藏王的举动,多少改变了一些地府固有的秩序。

地藏王开口道: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