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姜子牙率领西岐大军围困北境崇城时,南线战场的烽火也骤然燃起。
西岐大将南宫适奉姜子牙密令,率领三万精兵,趁着南伯侯鄂崇禹防备空虚之际,突袭其封地南部重镇——宛城。
宛城城墙虽坚固,却仅有五千守军。
南宫适身经百战,深谙攻城之法,他先是命士兵架设云梯,佯装猛攻,吸引守军注意力,随后派一支精锐小队,从宛城西侧的密道潜入城中,里应外合,不到半日便攻破了宛城城门。
消息传至南伯侯府,鄂崇禹正与麾下将领商议秋收事宜,听闻宛城失守,顿时惊得从座位上站起。他年过五旬,须发微白,却依旧身姿挺拔,眼中透着一股沉稳之气。“南宫适好大的胆子!竟敢趁我北境战事吃紧,偷袭我南境!”
鄂崇禹当机立断,一面下令封锁通往腹地的要道,组织百姓向后方转移,一面召集封地内的五万守军,在中枢城池“郢城”布防。
同时,他亲笔写下奏报,快马送往朝歌,言辞恳切地请求朝廷派遣援军,支援南境。
数日后,奏报送抵商王殷寿的御书房。此时崇城大胜的消息尚未传回朝歌,殷寿正因北境战事焦头烂额,见南境又遭西岐偷袭,顿时怒拍案几:“西岐逆贼,竟敢两线开战!真当我大商无人不成?”
他即刻召集镇元子、闻仲、黄飞虎议事。闻仲看过奏报,沉声道:“大王,南宫适乃西岐猛将,麾下士兵战力不弱,鄂崇禹虽有谋略,却兵力不足,若不尽快支援,南境恐有失!”
黄飞虎接话道:“末将举荐邓九公!邓将军镇守东境多年,用兵如神,麾下女儿邓婵玉更是智勇双全,善使飞石,若派他率军南下,定能击退南宫适!”
镇元子这时轻挥拂尘,补充道:“西岐军中必有阐教修士相助,邓九公虽能战,却难敌仙法。老夫建议,再请天机阁的六耳猕猴道友南下支援,六耳道友神通广大,能辨万物之声,知前后事,有他相助,可防阐教修士偷袭。”
殷寿点头应允,当即传旨:命邓九公率领四万东境军,星夜南下支援鄂崇禹;另派使者前往天机阁,请六耳猕猴出山,协助邓九公抵御西岐修士。
旨意传至东境,邓九公接到命令时,正与女儿邓婵玉在演武场练兵。邓九公年过四旬,身披黑色铠甲,面容刚毅,手中一杆丈八蛇矛,威风凛凛;邓婵玉年方二十,一身银甲,手持双刀,腰间悬挂着一袋飞石,眼神灵动,透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
“父亲,朝廷让我们南下支援鄂崇禹,对付南宫适?”邓婵玉接过旨意,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南宫适在西岐素有威名,女儿倒要会会他!”
邓九公笑着点头:“好!你这丫头,许久没上过战场,怕是手痒了。传令下去,全军收拾行装,明日一早,出发南下!”
与此同时,天机阁内,六耳猕猴正坐在石凳上,把玩着手中的如意金箍棒。他一身褐色布衣,面容普通,却有着一双能洞察人心的眼睛。
接到商朝廷的请求后,他没有丝毫犹豫,扛起随心铁杆兵,纵身一跃,化作一道金光,朝着南境飞去。
六耳猕猴速度极快,瞬时间便抵达了郢城郊外。
郢城城头,鄂崇禹正望着远处西岐军的营垒,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