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燧发卫队初成军
京郊,百里之外,一处被群山环抱的隐秘山谷。寒风在山坳里打着旋儿,卷起枯草和尘土,吹得人脸颊生疼。谷底一片开阔的平地上,却肃立着三百条汉子。
清一色的靛蓝色棉布劲装,外罩轻便的皮甲,头戴样式统一的六瓣铁盔。没有旌旗招展,没有鼓号喧天,只有一片令人心悸的沉默。三百人排成三个整齐的方阵,如同三百尊铁铸的雕像,任凭寒风呼啸,纹丝不动。只有偶尔飘过的雾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凝成短暂的白雾。
李若琏一身黑色劲装,外罩半身锁子甲,按刀肃立在方阵前方。他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这些面孔,大多带着西北风沙刻下的粗糙痕迹,眼神里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忠诚与渴望——那是从死亡边缘被拉回,又被赋予了全新意义和力量的眼神。他们是李若琏从陕甘流民中精挑细选,又在京畿外围秘密基地里用最严苛的方式锤炼出来的“信王府护卫队”。
“立正——!”李若琏的声音不高,却像冰冷的铁块砸在冻土上,瞬间传遍整个山谷。
“哗啦!”三百双牛皮靴跟整齐地磕碰在一起,发出沉闷而震撼的声响。动作划一,如同一个人。
山谷一侧的高坡上,临时搭建了一个简陋的观礼台。朱由检裹着一件厚重的玄色貂裘,负手而立。方正化侍立在他身后半步,缩着脖子,双手拢在袖子里,小声嘀咕:“王爷,这鬼地方,风跟刀子似的!您千金之躯,何苦亲自来受这罪?让李若琏那小子折腾完,回去禀报不就得了?”
朱由检没理他,目光紧紧锁在下方的方阵上,眼神亮得惊人。他身边站着宋应星和鲁大。宋应星搓着手,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鲁大则伸长了脖子,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着方阵前排士兵手中紧握的武器。
那武器,正是信王工坊倾尽心血打造的“元年式”燧发线膛枪!乌黑的枪管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枪托是坚硬的核桃木,打磨得光滑顺手。最引人注目的是枪口下方那寒光闪闪的三棱刺刀,如同毒蛇的獠牙,随时准备噬人。
“王爷,”宋应星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这三百条枪,是工坊这半年攒下的全部家底了!每一支都经过学生和鲁师傅亲手校验,膛线虽浅,但足以让弹丸旋转稳定。颗粒火药也按王爷给的配比,威力远超寻常鸟铳!只是……只是这第一次实弹合练,万一……”
“万一啥?”鲁大粗声粗气地打断他,拍着胸脯,“宋先生您就放一百个心!俺老鲁带人做的枪,闭气严实,燧石机俺都亲自调过,保证一打一个响!哑火?不存在的!就是这鬼天气,冻得手麻,不知道这帮小崽子们端不端得稳……”
朱由检终于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宋先生,鲁师傅,不必担心。是好是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本王倒要看看,这三百条‘烧火棍’,能不能烧出一片新天来。”
他朝下方微微颔首。
李若琏立刻会意,深吸一口气,猛地抽出腰间佩刀,刀尖斜指前方百步开外,一排用草席包裹、模拟人形的草靶!
“第一排!举枪——!”
“哗!”第一排百名士兵动作整齐划一,沉重的燧发枪被稳稳端起,枪托抵肩,枪口斜指前方草靶。动作流畅,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显然训练有素。
“瞄准——!”
士兵们屏住呼吸,手指搭上冰冷的扳机,眼睛透过简易的照门和准星,死死锁定目标。山谷里只剩下寒风呼啸的声音。
“放——!”
“轰!!!”
一百支燧发枪几乎在同一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声音在山谷中猛烈回荡,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浓烈的白色硝烟瞬间弥漫开来,如同平地升起一团厚重的云雾!
观礼台上,方正化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吓得一哆嗦,差点跳起来,尖声叫道:“哎哟我的妈呀!这动静……比过年放炮仗吓人多了!”
宋应星和鲁大则紧张地伸长脖子,试图透过硝烟看清远处的靶子。
硝烟被寒风迅速吹散。只见百步之外,那一排草靶……已然面目全非!草席被撕裂,里面的稻草被打得四处飞溅!大部分草靶上,都清晰地出现了不止一个穿透的孔洞!甚至有几个草靶直接被密集的弹丸打得散了架!
“嘶——”鲁大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我的个乖乖!这……这威力!这准头!比红夷大炮打人还狠啊!”
宋应星激动得嘴唇哆嗦:“成了!王爷!成了!线膛枪配合颗粒火药,射程、精度、威力远超预期!这……这简直是神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