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福州招安,海上称臣
东南闽地,暮春时节已显闷热。福州城外马尾港,海风腥咸,吹拂着林立的桅杆和猎猎作响的旌旗。港口内,两种截然不同的舰船泾渭分明地停泊着,仿佛代表着两个即将碰撞又试图融合的世界。
一侧,是福建水师的寥寥十余艘老旧福船、哨船,漆面斑驳,帆缆陈旧,官兵们虽竭力站得笔直,却掩不住那股暮气沉沉的颓势。另一侧,则是一片令人望而生畏的海上森林!大大小小近百艘舰船铺满了海面,其中数十艘庞大的“大熕船”犹如海上巨兽,高耸的船楼,密布的炮窗(虽然多是老式佛朗机或火绳枪),船体吃水极深,显是满载货物与人员。船上水手精悍,肤色黝黑,眼神彪悍,行动间带着一股久经风浪、刀头舔血的煞气。桅杆上悬挂的旗帜五花八门,最大的一面绣着巨大的“郑”字,在海风中肆意飞扬。
这便是雄踞东南海上、令朝廷与荷兰人都头痛不已的郑芝龙舰队主力。今日,它们应约而来,与其说是归附,不如说是一场力量的展示与试探。
港口临时搭建的迎官亭内,福建巡抚熊文灿坐立不安,不时擦拭着额角的汗水,既有天热的缘故,更多是心中忐忑。他虽是招安的主张者之一,但面对如此阵仗,心中依旧打鼓。这位海上阎罗,真的甘心被招安吗?
唯有奉旨南下的钦差、皇商首领沈廷扬,此刻气定神闲。他身着御赐的麒麟斗牛服,立于亭前,遥望那海上巨舰,眼神平静无波,甚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评估。他身后,站着数名沉默寡言的随从,眼神锐利,腰背挺拔,皆是锦衣卫中精选的好手,更有两名格物院出身的技术吏员,捧着厚厚的图册和清单。
“来了!”有人低呼。
只见一艘装饰最为华丽、体型最为庞大的大熕船放下一艘小艇,数名精壮桨手奋力划动,朝着码头驶来。小艇船头,一人负手而立,身形不算特别高大,却异常沉稳,仿佛脚下汹涌的海波不过是庭院积水。他约莫三十五六年纪,面皮微黑,下颌短须修剪整齐,一双鹰隼般的眼睛锐利无比,开阖之间精光四射,顾盼自有雄主气度。身着锦袍,腰缠玉带,不似海盗,倒更像一位富可敌国的豪商巨贾。
正是郑芝龙(历史上此时郑芝龙应已受抚,此处按小说设定调整)。
他登上码头,步伐沉稳有力,身后跟着几名心腹将领与谋士,其中一人金发碧眼,竟是西洋人打扮(可能是其顾问或其他海盗首领)。郑芝龙目光扫过略显寒酸的福建水师,嘴角似乎微不可察地撇了一下,随即落在沈廷扬身上,脸上立刻堆起热情却不失分寸的笑容,快步上前,拱手道:
“这位想必就是沈廷扬沈大人!郑某一介海鄙粗人,劳动天使大驾南下,实在是罪过,罪过!”他声音洪亮,带着闽南口音,礼数周到,气场却丝毫不弱。
沈廷扬亦拱手还礼,笑容和煦如春风:“郑首领言重了。陛下闻首领雄踞海上,威震寰宇,保得东南商路安宁,心中甚慰。特遣沈某前来,一睹豪杰风采,共商保境安民、共兴海贸之大计。”
两人一番看似热情的寒暄,言语间却已是机锋暗藏。郑芝龙自称“海鄙粗人”,是自谦更是试探;沈廷扬称其“雄踞海上”、“保商路安宁”,是肯定其势力,却也暗指这是朝廷认可的“功绩”,为后续谈话定调。
迎入亭内,分宾主落座。侍从奉上香茗,但双方都知,这杯茶不好喝。
寒暄既毕,郑芝龙放下茶盏,笑容微敛,进入正题:“沈大人,明人不说暗话。朝廷的美意,郑某心领。只是……郑某麾下弟兄数万,大小船只数百,皆要吃饭穿衣。茫茫大海,刀口舔血,挣得这份家业不易。朝廷一句‘招安’,便要我等交出船械,听候调遣……呵呵,恕郑某直言,这恐怕难以服众啊。”他话语直接,点出了最核心的利益问题。
他身旁一位满脸凶悍的将领瓮声补充道:“就是!上了岸,没了船,还不是任由官府拿捏?当年颜思齐、李旦几位爷的下场,咱们可都记得!”(暗示历史上被招安后下场不佳的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