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入主中原

“周大人,话虽这么讲,可是如今朝廷银钱不足,粮草亦不够,想要往南河派兵只怕是...”张四知迟疑道。

张四知的话让在场几人陷入了思索之中。

想要派兵去南河,要先士兵们一些工资吧,而且打仗所需的粮草军械也得有吧,最起码也不能让士兵饿着肚子打仗不是。

但是,对不起...没有。

如今的朝廷,边关将士的饷银已经欠了一年有余,国库里空的老鼠来了都摇头,甚至还想往里面扔两粒米。

就连官员们的俸禄都快发不起了,更别说再次派兵打仗了。

按理来说夏收还没结束多久,这夏税在这个时间也应该进入京城了,有了这一大笔收入,朝廷怎么可能会连打一仗的钱都拿不出来呢。

实在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百姓太难了,

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地里的庄稼大多收不上来,即便是有些能收上来的,也根本不够自己一家人的口粮。

还有社会的动荡不安,战争的阴云一直笼罩在老百姓的头上。

一场仗下去,别说庄稼了,人能活着就已经算是幸运了。

躲过了这些,百姓们就算要交税。

他们不仅要承担正常的夏税和秋粮,还要面对各种名目的加派,如辽饷、剿饷、练饷等。

这导致农民负担过于沉重,拖欠税款的情况那是经常发生。

毕竟都活不下去了,还管你收不收税,大不了烂命一条,朝廷拿走就是。

此外,那些士绅和地方官员也都不是个东西。

他们私自提高税额,再把老百姓交上来的粮食转手卖掉,赚的钱要么揣在自己口袋里,要么送礼跑官。

等到上面有人问收的税哪里去了,这些地方官员只说收不上来,实在没有办法,百姓是一根毛都没有了。

顺便再拿些特产递给上官,上官掂量掂量特产,手中沾了油自然也不会抓着这件事不放。

因此,整个明末的政治生态就是这样,百姓们喂饱了士绅、士绅喂饱了官员、官员收着钱跟皇帝说天灾收不上来税。

国库里空虚,士兵们没有饷银,打仗都打着没劲,没钱他们拼什么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