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眼睛猛地亮起:“陛下,我愿意领兵出战!”
皇太极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范先生所说有道理,但此时却并不是一个好时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明朝还有极大的控制力,我大清暂不可贸然行事。
让大臣们缓了一会。
皇太极接着说道:“况且,范先生也说了,现在明朝各地叛乱四起,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数不胜数,最近还出来了个华夏军,他们越乱对我们越有利。”
皇太极不仅这么说,也曾经这么做过。
崇祯六年,皇太极在筹备入关进攻明朝时,就有了联合农民军的想法。
他计划进入明边后按照己巳之变的路线进攻通州,并在京畲地区、山海关之间驻兵防守,同时致书农民军表达善意,侦查农民军是否能打下一片地方长久驻守,以利于联合。
只是李自成没理他。
“陛下所言不假。”范文程赞同一句,接着话锋一转:“但我大清在关外则是处于被动地位,想要入主中原,山海关必要突破,也是我大清的当务之急。”
范文程岂能不知道,如今不是推翻大明的最好时机,他想要做的就是在满清的大臣心中扎下一颗种子。
随着明朝的局势继续恶化,这颗不起眼的种子早晚会孵化。
皇太极能暂时忍住,那依照皇太极现在病重的身体,万一有个意外,下一任君王能忍住吗。
手下的骄兵悍将,能忍住看着眼前的金山银山不去拿吗?
“此事确实要紧,只是我以两次致信吴三桂让他投降,都均无所获。”皇太极皱着眉说道。
自四月开始,皇太极先是以其舅氏祖大寿等人,因是吴三桂的亲戚而得到保全为由,劝他“幡然悔悟,决计归顺。
吴三桂断然拒绝,第一次劝降皇太极无功而返。
之后,皇太极又命吴三桂的哥哥吴三凤以及祖可法、张存仁、裴国珍等人,以亲属或故交的关系写信给吴三桂,晓以利害,劝说其降清。
吴三桂再次严词拒绝,这也令皇太极头疼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