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贾范愣了一下。
李正的儿子叫什么?
李成梁?
别逗。
贾范对于李成梁算是有一定的了解,不说李成梁的功与过,只说李成梁的出身,乃是辽东人氏。
其父,名为李泾。
不可能换了一个时空,李成梁就换了爹?
对于李成梁之名,贾范可以说如雷贯耳,这个人一生戎马,还是一个高寿的人,他还有一个儿子,名为李如松...
那个明朝中后期的名将。
贾范还真的希望,眼前的李成梁,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李成梁。他有一个儿子李如松,那可是与他的儿子贾懋都是刚出生不久。
兴许,以后还可以让儿子贾懋,将李如松招揽麾下。
毕竟是不同的时空,贾范也不知道这个时空的李成梁,能不能成为那个边帅武功之盛,两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帅才。
不过,仅仅是因为这个名字,贾范决定好好培养他:“起来吧。”
“多谢王爷。”
父子二人起身,都是有些拘谨。
忠勇郡王威名赫赫,名震天下,乃是大正军中第一人,又是王爷之尊,李正面对如此人物,未来身家性命都在贾范一念之间,岂能不拘谨?
“习过武?”
贾范看向李成梁,身材魁梧高大,比贾范也就矮了不到半头。单单看这身材,就是孔武有力,武勇之辈。
对于猛将,贾范很是喜爱。
“臣子自幼习武。”
李成梁束手而立,态度恭谨:“自从臣子拿得动刀,就跟着叔父习武。”
自幼习武...
怪不得。
看他虎口的老茧,贾范就可以知道他,惯用什么兵器,应该是与贾范一样,用大刀...都说月棍年刀一辈子枪。
其实,任何的兵器,说是简单,学会容易,但是想要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则是很难。大刀看似简单,招式变化也不是多么繁琐,就是因为简单,其实也是很难。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招式是死的。
任何的兵器,都是以人论高低。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