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的喧嚣与欢庆,如同一个温暖而短暂的梦境。当第二日的晨光刺破奥克塔维亚的薄雾,莱恩便已回到了他那间堆满书籍与笔记的旅店房间,回到了那片属于他一个人的、与混沌水晶无声对峙的战场。
艾伦的突破和喜悦感染了他,但并未让他沉溺。相反,那份为朋友感到高兴的情绪,转化为了督促自己前行的动力。他的伙伴们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奋进,他更没有理由停滞不前。莉莉为他寻来的《卡珊的能量杂记》就摊开在工作台上,翻到记载着“共鸣梳理法”的那一页,古老的文字如同一位跨越时空的导师,静静地等待着学生的领悟。
艾尔默大师的告诫——“理解它,而不要征服它”,与卡珊德拉的“寻得其频率,以同频之精神力轻轻叩问”的思想,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逐渐融合成一条清晰的路径。
他再次将那块暗紫色的混沌水晶放置在软垫中央。这一次,他没有像之前那样,试图将精神力化作探针或梳子,强硬地刺入或梳理那片能量风暴。他盘膝坐在水晶前,双手自然垂放在膝上,闭上眼睛,首先进行的是长时间的、纯粹的“倾听”。
他放空自己的心神,不再预设目标,不再抱有“解决问题”的功利心。他只是将自己的感知力如同无形的触须,极其轻柔地弥散开来,包裹住那块水晶,像一个耐心的听众,准备聆听一场混乱不堪、却可能蕴含着某种内在逻辑的交响乐。
起初,涌入感知的依旧是那片熟悉的、令人烦躁的混沌洪流。无数种性质迥异的能量如同脱缰的野马,嘶鸣、冲撞、互相湮灭又再生,充满了毁灭、哀伤、愤怒等无数负面情绪的碎片。这“噪音”依旧刺耳,但莱恩强迫自己不去抗拒,不去评判,只是平静地“听着”,努力在这片绝对的嘈杂中,去寻找任何一丝可能存在的、微弱的规律。
一天,两天……时间在近乎禅定的“倾听”中流逝。除了必要的休息、用餐和前往基石工坊完成一些简单的维修任务以维持生计和手感外,莱恩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耗在了这块水晶前。他的脸色因为精神力的持续消耗而显得有些苍白,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但那双眼睛却越来越亮,越来越深邃。
他不再试图去“理解”整个风暴,那太过宏大。他开始尝试着去捕捉其中单个的“音符”。他锁定了一股相对活跃、带着灼热与爆裂特性的能量流——它像是一条在风暴中穿梭的赤红火蛇,狂躁而显眼。
莱恩小心翼翼地,从自身那稳定旋转的魔力漩涡中,分出一缕极其细微、比蛛丝还要纤细的魔力。他没有给这缕魔力附加任何属性,也没有试图去接触那条“火蛇”。他只是开始调整自身这缕魔力的“振动”。
这是一种极其精微的操作,远超精确绘制一个符文。他回忆着感知中那条“火蛇”能量所特有的那种躁动、灼热的“感觉”,努力地、一点点地调整自身魔力的输出频率和内在波动,试图去“模仿”它,去与它产生“共鸣”。
第一次尝试,他自身的魔力波动与“火蛇”的频率相差甚远,如同跑调的琴弦,没有引起任何反应。
第十次尝试,他感觉接近了一些,但那股能量流依旧狂躁地掠过,对他的“模仿”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