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就看你识相不识相

他的目光扫过三人,

“我们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是争辩谁的信仰更‘神圣’?还是争辩移民的皮肤颜色?”

他猛地指向窗外,指向那广袤而荒凉的澳洲内陆:

“是生存!是发展!是让这150万刚刚获得自由、对未来充满惶恐与期待的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工作,有希望!是让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他走回桌边,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形成一种强大的压迫感。

“500万人口,这不是一个数字游戏,这是西澳联邦能否挺直腰杆、能否在未来可能的惊涛骇浪中存活下来的基石!

没有足够的人,谁来开垦荒地?谁来建设工厂?谁来保卫我们漫长的海岸线?谁来支撑起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骨架?

靠祈祷吗?诺顿副总统,你的主会派天使来帮我们开矿、种地、造军舰吗?”

约翰总理,这位前工会领袖,一直紧锁的眉头微微动了一下。

武振邦的话,戳中了最现实的痛点——生存与发展,是底层民众最迫切的渴望。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戴维。

戴维总统脸色苍白,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夹在武振邦的绝对力量和诺顿代表的传统白人价值观之间,如同风箱里的老鼠。

武振邦的逻辑冰冷、残酷,却直指核心。

他忌惮武振邦所掌握的神秘莫测的力量,更清楚如果没有武振邦,西澳联邦在鹰国的核威慑和后续报复下早已灰飞烟灭。

但诺顿代表的,是西澳联邦内部,尤其是那些早期白人移民及其后裔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这股力量同样不可小觑。

“武先生,”

戴维艰难地开口,试图调和,

“您的战略远见和对国家根基的重视,我们深表认同。

人口问题确实是当务之急。诺顿副总统的担忧,也源于对文化和信仰传承的珍视。

或许……我们可以在移民政策上找到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