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贪婪的连锁反应与反向渗透

南盟与北苏之间关于萨哈林油气田“地下储量”的开创性交易,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全球地缘政治的深潭,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最坐立难安的,莫过于隔着大洋冷眼旁观的阿美。

华盛顿的决策圈内,一种混合着焦虑、嫉妒和战略误判的情绪在蔓延。

他们无法理解,为何宿敌北苏能与新兴的南盟走得如此之近,甚至达成了这种看似“北苏血赚”的诡异协议。

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经济上的靠近,更是战略上的危险信号,是对阿美主导的全球秩序发起的潜在挑战。

“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南盟的资本和影响力,如此顺畅地流入北苏的怀抱,这只会壮大我们对手的力量!”

阿美的一位高级战略顾问在闭门会议上敲着桌子说道。

很快,一向以“智商超群”、“精明务实”自居的阿美资本与政府代表,也开始频繁地向南盟,特别是与主导此事的振邦集团接触。

他们的意图明确:既然南盟如此“人傻钱多”,热衷于购买地下的“资源数字”,那么阿美也愿意分一杯羹,向他们出售己方阵营的油气储量。

然而,阿美的“精明”在此刻暴露无遗。

他们拿出的,并非自家核心领土(如德克萨斯、阿拉斯加)的资源,而是其遍布全球的势力范围内控制的油气田。

中东某些盟友国家的特许开采权份额、大家拿油砂项目的部分权益……

这些资产虽然庞大,但地处敏感,政治风险较高,且运输成本、环境争议等问题缠身。

他们试图将这些“海外精华”打包,以一个“公道”但绝不便宜的价格,塞给看似饥渴的南盟资本。

帕姆泉堡内,武振邦面对着阿美主动递上的“厚礼”,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老板,阿美这是想祸水东引,既套现了海外不那么稳定的资产,又想用我们的钱去巩固其全球势力范围,顺便离间我们与北苏刚刚‘升温’的关系。”杨蜜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