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前线博弈

他没说的是,清沅被爷爷强行带回燕京那天,在高铁站偷偷塞给他一张便签 —— 便签纸是她常用的薄荷绿方格款,

边角还画了个小小的星星,上面的字迹是她惯有的清秀:

“你守护江州,我在燕京等你,记得按时吃饭,别总啃压缩饼干”。

现在这张便签被他夹在战术手册的第 37 页,每次翻手册时都能看到,像个小小的定心丸。

挂了电话,他深吸一口带着水汽的空气,压下心头的柔软 —— 那柔软是母亲的牵挂,是清沅的叮嘱,也是他必须守护的东西。转身对猎豹说:“继续行动,别受影响。”

此时的燕京陆宅,餐厅的水晶灯把餐桌照得亮堂堂,糖醋排骨的甜香、清蒸鱼的鲜气混在一 - 起,飘满整个客厅,连二楼的楼梯口都能闻到。

这桌菜是陆母从早上九点就开始准备的:糖醋排骨要先冷水下锅焯水,撇去浮沫后用温水冲净,再用冰糖炒出琥珀色的糖色,加生抽、老抽调味,最后炖足 40 分钟,让肉质酥烂又不脱骨;

鲈鱼是早上五点从京深海鲜市场挑的活鱼,三斤重的体型刚好,处理时特意保留了鱼腹的鱼油,蒸出来更鲜,鱼身上铺的葱丝姜丝,是切成 0.5 厘米的细丝,码得整整齐齐;

连清沅爱吃的炒时蔬,都是陆母托人从清沅的老家 —— 浙江绍兴寄来的小青菜,叶子嫩得能掐出水,炒的时候只放少许盐和香油,最大程度保留鲜味。

苏清沅坐在餐桌旁,手机屏幕停留在与陆衍之的聊天界面,最后一条 “一切安好” 是半小时前发的。

她盯着那四个字看了又看,手指反复划过屏幕上陆衍之的头像,指甲都快把屏幕蹭花了 ——

那是去年七夕,他们去北京欢乐谷拍的,陆衍之被她硬按上了粉色的兔子发箍,当时他还皱着眉说 “太幼稚了”,但看到她举着相机笑,自己也忍不住弯了嘴角,照片背景里的旋转木马正亮着彩灯,像撒了一把星星。

她想起陆衍之前年执行边境任务时,曾失联过三天:第一天她还能强装镇定上班,第二天就忍不住往市局打电话,第三天看到他被抬下直升机时,胳膊上缠着渗血的绷带,脸色苍白得像纸,她当时腿一软,差点摔倒。

此刻心脏像被一只手攥着,连呼吸都不敢太用力,下意识地咬着下唇,直到下唇有点发疼,才意识到自己太紧张。

陆母把盛好的排骨汤放在陆衍之常用的位置 —— 那是餐桌靠窗的座位,陆衍之说过 “能看到楼下的梧桐树,吃饭也踏实”。

白瓷碗里飘着几片枸杞,汤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花,是刚炖好的温度。

“这孩子,肯定又在啃压缩饼干。”

陆母叹了口气,用勺子搅了搅汤,“上次他回来,说在野外执行任务时,连续三天没吃热饭,每天就靠压缩饼干和矿泉水充饥,回来一顿吃了两碗红烧肉,还说‘妈做的肉,比压缩饼干香一百倍’。

等他这次回来,我天天给他做热饭,早上炖粥,中午烧菜,晚上包饺子,把他亏的都补回来。”

陆父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报纸,目光却时不时瞟向门口 ——

玄关的鞋柜上,还摆着陆衍之的黑色皮鞋,鞋边沾着上次执行任务时的泥土(那是他去山区抓毒贩时,踩在泥地里沾上的,回来后陆母想擦,陆衍之说 “留着吧,下次出任务再穿”)。

他清了清嗓子,尽量让声音显得沉稳:

“衍之做得对,公事先紧着来。清沅,你别太担心,他 22 岁那年在云南抓毒贩,被五个毒贩围在山里两天两夜,最后还把人都抓了,自己就擦破点皮。

这次有防化组和警力跟着,肯定能平安回来。” 话虽这么说,他手里的报纸却半天没翻一页,指节因为攥得太紧,有些发白。

苏清沅端起汤碗,温热的汤滑过喉咙,却没驱散心底的寒意。她放下碗,指尖还沾着汤的温度:“叔叔阿姨,我昨天跟医院急诊科的同事打了招呼,要是江州有伤员送过来,他们会第一时间告诉我 ——

我还把自己的手机号设成了紧急联系人,24 小时开机。”

她顿了顿,从包里拿出一叠纸,

“我还整理了生化病毒的急救流程,打印出来放在包里,比如 VX 病毒的急救步骤:第一步立即脱离污染环境,第二步用肥皂水清洗皮肤,第三步注射解毒剂,每一步都标了时间,万一……”

她没再说下去,只是攥紧了手里的汤勺,勺柄被握得有些发烫。

小主,

路屿坐在旁边的儿童椅上,平板电脑放在腿上,屏幕上是 “幽灵” 的公开资料。

他虽然只有 12 岁,却跟着陆衍之学了两年黑客技术,去年暗网联盟试图攻击江州电网时,他用自己写的 “追踪程序”,在 30 分钟内定位到黑客的服务器位于东南亚某国的网吧,还截获了攻击指令,帮技术组提前做好防御 ——

当时陆衍之特意带他去吃了最爱的芝士汉堡,说 “小路是咱们的技术小功臣”。此刻他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却没心思看那些代码,眼睛时不时瞟向门口,像在等什么消息:

“衍之哥要是需要技术支援,我现在就能订机票飞过去。我能黑进酒店的监控系统,还能查‘幽灵’的通讯记录,上次我就是靠‘反向追踪’,找到过暗网成员的真实 IP 地址,肯定能帮上忙。”

陆曼走过来,摸了摸他的头,指尖触到他因为紧张而发烫的耳朵 —— 那耳朵尖红得像熟透的樱桃。

“小路,听话,衍之不让我们参与,是怕‘幽灵’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