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到小黑板前,伸手,缓缓地将那个代表压迫的巨大箭头,从中间擦去。
“他们的路,让他们去走。”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定鼎乾坤的力量,
“我们的路,我们自己闯。”
她转身,面向团队,眼神锐利如出鞘的剑:
“资本可以加速,但无法决定方向!
权威可以认可,但无法定义未来!
他们越是试图用资源和旧规则来挤压我们,就越证明我们选择的这条路,让他们感到了威胁!”
她的话,像强心剂,注入了每个人的心脏。
“李泽川说得对,我们有我们的钉子。”
苏想的目光落在原型机那再次亮起的、代表着某个微小模块测试通过的绿色指示灯上,
“我们的钉子,就是技术本身!
是用他们看不懂、也无法理解的架构,跑出他们想象不到的效率!
是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她开始部署下一步行动,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陈知行,你继续带领算法组,攻坚核心算子的效率和稳定性,我们要尽快拿出一个哪怕很小、但指标过硬的计算模块实例!”
“周炽,硬件组继续优化底层驱动和散热,确保原型机能够稳定运行更复杂的测试。”
“王琳,赵河,你们跟我一起,梳理我们目前已有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技术亮点,尤其是与传统架构相比,在特定类型计算上可能存在的潜在优势。我们需要准备好弹药。”
“李泽川,”
她最后看向他,
“找资源的范围,可以更聚焦一些。
看看有没有哪些领域,是传统超算不擅长,或者成本极高的,但恰恰可能是我们这种异构并行架构能发挥优势的地方。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让外界,让上面,看到我们价值的,实实在在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