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大学新量子计算与分子模拟中心 (QCMS) 如同一座巨大的玻璃蜂巢,在深秋的阳光下折射着冰冷的光芒。
林可步行缓缓穿过光洁如镜的大厅。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精密电子设备特有的、略带金属感的味道。重建后的校园力求展现一种开放、透明的未来感,但林可知道,在这光鲜的表皮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她的手臂,隐藏在长袖外套下,那枚永恒的针孔印记正散发着微弱却清晰的温热感,仿佛一颗嵌入血肉的微型星辰,与这座建筑的某些东西隐隐共鸣。靠近“狄拉克阵列”时那种炽烈的共鸣感已暂时平息,但此刻,一种新的、更隐晦的悸动在皮肤下跳跃,像是不安的预警。
“林顾问,杨副校长在办公室等您。”助手低声提醒。
林可点头,目光却扫过大厅一侧的公告栏。那里新张贴的几份通知中,一张措辞激烈的“学术不端行为公开谴责声明”显得格外刺眼。声明由化学与材料学院的讲师吴哲发出,指控其指导的研究生张明宇剽窃了他一项未发表的“新型神经递质模拟算法”核心代码,并将其用于自己的毕业论文。
“剽窃风波?”林可轻声问。
助手压低声音:“闹得挺大。张明宇同学昨天下午在导师办公室对质时突然情绪崩溃,被紧急送医了。听说情况不太好。”
林可的心微微一沉。巧合?还是……她示意助手先去杨振办公室,自己则靠近公告栏。声明中吴哲的名字和研究方向让她立刻警觉——“新型神经递质模拟算法”?这方向与周启明团队在QCMS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几篇关于“量子态神经信号传导模型”的论文,在底层逻辑上似乎有微妙的关联。
周启明……这个名字在她心中敲响了警钟。
林可抬头望向QCMS中心深处那些忙碌的玻璃隔间,周启明团队的标志随处可见。那个神秘的“云博士”,是否也隐藏其中?手臂上的针孔印记,那微弱的热度似乎随着她的思绪起伏而波动了一下。
……
杨振的办公室简洁而硬朗,透着一股前军人的利落。他正在接电话,眉头紧锁,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安保必须加强!尤其是核心区域!任何可疑人员,哪怕是学生证没戴正的,都给我盘查清楚!……嗯,就这样。”
放下电话,他看向林可,严肃的脸上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林顾问,恢复得怎么样?QCMS这边,建设进度还算顺利,只是……”他顿了顿,显然也知道了剽窃风波,“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杨副校长,我听说那位张明宇同学入院了?情况如何?”林可单刀直入。
杨振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很棘手。校医院初步诊断是急性焦虑症发作,伴有严重的惊恐障碍。但送到市精神卫生中心后,那边的专家也觉得……症状表现有些特殊,超出了典型的焦虑反应范畴。情绪极度不稳定,认知功能似乎也受到了影响,间歇性出现思维混乱和记忆闪回。”
“特殊?”林可捕捉到了这个词,“具体表现是?”
“极度恐惧,尤其是对特定的电子设备屏幕光和某些特定频率的声音产生剧烈生理排斥,呕吐、痉挛。还有……”杨振的声音低沉下来,“脑电图监测显示,他的大脑皮层存在一种非常异常的、持续性的低频振荡波,大概在0.5到1赫兹之间,强度很高,但非常规整。这不像是普通精神疾病能产生的波形。”
0.5到1赫兹的低频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