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玉儿。知道教导自己的大丫鬟,好让自己日后有个膀臂。嗯,这才是治家的才能。”穆夫人比了个大拇哥。
把李泽玉夸得,浑身轻飘飘了。
一时赵嬷嬷和计令才家的来回话了。以计令才家的为主:“统共选了十八个女孩子出来。当中有三个会丝竹音律的。还有六个识文断字的,最好的一个,说是念了《论语》。太太是要逐个细问,还是先一统看过?”
李泽玉说:“除了读书懂音律,还有别的才艺没有?比如说,会下棋的,或者会针黹女红的?”
计令才家的一怔,道:“她们都没有当绣娘养育过,手早就粗糙了,做不得精细绣活了。如果要找这样的,还得让人牙子再带一批来。”
李泽玉道:“不要绣娘,裁剪缝补的呢?”
“有的。”
李泽玉道:“那就先让会手艺的上来。”
计令才家的奇怪:“听闻蓝大人最喜才女。二姑娘自己也是饱读诗书的。怎么反倒不喜会雅乐懂文章的丫鬟呢?那两个最有才的,听人牙子说,来之前才有别个当官人家来问过,要出五百银子买回去做书房里的添香红袖呢。”
穆夫人吓一跳:“五百两一个人?疯了,这么贵!……我想肯定物有所值吧?”
“母亲,先不要忙。有时候价格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李泽玉坚持道,“赵嬷嬷,按照我说的照做吧。”
“是。”
计令才家的下去了,六个六个一批带过来。因是从外头买的,需要看得格外仔细些,就由穆夫人亲自主理了。
人牙子带着女孩子上来,腻声道:“姑娘,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赶紧上前请安吧。”
于是女孩子们齐步上前,脚露出。穆夫人看到有两个小脚白嫩的,就露出满意笑容。
女孩子们又娇声沥沥的请安:“奴婢请夫人、姑娘安。”
当中有个小脚白嫩的,声音却粗哑。穆夫人收回了眼风,把小荷包第一个发过去:“辛苦。”
那女孩子蔫了下去,只能磕头谢恩。
计令才家的说:“你们这里头,谁会裁剪的,出来。”
有两个女孩子走上前,穆夫人问:“都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