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星者的警告如同冰冷的雨滴,浇在玄黄界核心层的心头。那高悬于星海的“观测之眼”与无处不在的“法则蠹虫”,构成了远比明刀明枪的战争更令人窒息的威胁。然而,退缩意味着坐视根基被蚀,玄黄界别无选择,只能在这片无形的雷区中谨慎前行。
林毅下令,一方面加强对玄黄界及源初之墟周边法则节点的监控,对已发现的蠹虫进行定点清除;另一方面,则通过万象织网与星瞳族等盟友,悄然收集一切与“法则衰变”、“观测异常”相关的古老传说与遗迹信息。
这一日,负责监控遥远星域信息的芷涵,突然接收到一段经由星瞳族中转而来的、极其微弱且残缺的求救信号。信号源位于一片被称为“葬音星海”的古老星域,传说那里曾是某个以音乐和共振沟通天地的奇异文明的发源地,但早已在漫长岁月前莫名沉寂。这段信号并非电磁波,而是一种独特的法则共振余波,其频率哀婉而急促,仿佛最后的绝唱。
引起芷涵注意的,并非信号本身的内容,而是承载这信号的法则余波中,竟然混杂着极其浓郁且活跃的“法则蠹虫”污染痕迹!这污染并非简单的附着,更像是与那文明本身的法则根基发生了某种恶性融合,形成了一种不断扭曲、畸变,却又维持着诡异“活性”的法则结构。
“那里……可能是一个‘蠹虫’大规模爆发的现场,或者说,一个失败的‘试验场’。”林毅在解析了那共振余波后,做出了判断。那里或许隐藏着关于蠹虫本质,乃至其背后“观测者”的重要信息。
玄黄号再次启程,悄无声息地驶向葬音星海。
甫一进入这片星域,众人便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违和感。这里的星辰运转看似正常,但若以道尊神识细细感知,便会发现支撑其运行的底层法则充满了“杂音”与“毛刺”。引力常数在微观层面波动,光速传递出现极其细微的迟滞,甚至连时空结构都显得有些“脆化”,仿佛随时可能碎裂。
而当他们靠近信号源——一颗曾经可能无比繁荣、如今却死寂一片的翡翠色行星时,眼前的景象更是令人心悸。
整颗星球的大气层中,弥漫着肉眼不可见、却能被神识清晰感知的法则污染瘴气。这瘴气由无数扭曲的法则片段与蠹虫的活性残骸构成,它们如同拥有生命的灰色触须,在虚空中蠕动,不断尝试侵蚀、同化任何靠近的有序法则。星球表面,那些本该由纯净音律法则构筑的山川河流、城市遗迹,如今都呈现出一种怪诞、不协调的扭曲形态,仿佛一首优美乐章被强行打乱了所有音符,只剩下刺耳的噪音与混乱的结构。
在这里,法则蠹虫不再是悄无声息的窃贼,而是化作了张牙舞爪的破坏者,将它们寄生、扭曲法则的本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心,这里的污染程度极高,其法则结构极不稳定,可能引发连锁崩溃。”上官婉儿提醒道,玄黄号外围的五行混沌壁垒已自主激发到最强状态,抵御着无形瘴气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