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断箭残帆惊众心,福船严阵待风波

“寻常倒焰窑烟囱直通天际,热气散得快。俺琢磨着在窑底开五条盘龙烟道,再在窑壁嵌三十六根空心陶管,让热气如游龙般在窑内盘旋往复,五条盘龙烟道,引火如游龙戏珠,方能将窑炉温锁住。热气经烟道循环三次,余热可再烘窑坯体。”他将手中的瓷片为笔,甲板为纸,在上面快速勾勒出一座窑炉。

杨易安手指重重叩击账本,瞳孔聚缩,喉咙滚动,心想:此乃天赐良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了会砌窑炉的工匠,今后可以烧制水泥、玻璃、红砖、瓷器、炼铁等。

杨易安忽然从怀中取出一本空帐本,摔入他手中,“你从新画一幅窑炉图纸,三天后回曲河边虎啸滩,鬼见愁岸边建一座窑炉。”他目光如炬扫过众人,要青砖百车、桐油十桶,即刻去账房支取!三日内,我要看到窑址破土动工!

杨易安在鬼见愁峰顶与山匪交战过,鬼见愁以石灰石为主,虎啸滩就以黏土为主。这些都是水泥主要原料。再加上可以利用曲河水为动力,制作水车研磨石灰石。

中年汉子盯着令牌上的字,喉结上下滚动数下,突然抱着瓷片伏地痛哭。咸涩的泪水滴在甲板的窑炉草图上,晕开蜿蜒的水痕,倒像是烟道里盘旋的热气。谢东家!他声音嘶哑如破锣,俺这条贱命,早该葬在景德镇的窑灰里。如今...话未说完,已泣不成声。

海风渐起,福船帆猎猎作响。此时福船已驶至深海。

老渔翁的令旗刚落下,甲板上便如沸水般喧闹起来。八名壮汉齐声低吼,手臂青筋暴起,绞盘的木轴被麻绳勒出了白痕。新织的麻网裹挟着咸腥海风,如一条黑色巨蟒般扑入海中,网纲上的铜铃叮叮当当,惊得海面炸开无数银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稳住舵!左舵两度!”老渔翁的银发在风中狂舞,他的双手死死攥着雕花舵柄,关节泛白如霜。福船庞大的身躯竟灵巧地转向,船头鹏首雕像的喙尖,精准地指向银鸥聚集之处。此时,网底的铜铃急响如骤雨,阿海紧张地盯着海面,只见网绳在浪涛中绷成了一张满弓,无数银鳞在网眼中闪烁,宛如撒落的星辰。

“起网!”老渔翁一声怒吼,声如洪钟。百余名渔民齐声发力,粗粝的麻绳在掌心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麻网破水而出的瞬间,万千尾带鱼甩着晶莹的水珠腾空而起,又重重地砸在甲板上,噼里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仿佛骤雨突至。阿海被溅了满脸咸涩的海水,却兴奋地指着堆成小山的鱼群,扯着嗓子喊道:“村长!这网怕不得有三千八百斤?”

老渔翁蹲下身子,抓起一尾活蹦乱跳的带鱼,粗糙的指腹轻轻碾过鱼鳃旁的银斑,眼中满是欣慰:“不止。你瞧这鱼群的密度,我这做梦都会偷笑。”

这时,柳明月满眼希望,笑容满面,手中算盘“啪啪”作响,算珠的碰撞声与渔民欢笑声织成网:“这一网足足四千一百四十斤!换作粟米,够三百流民吃上整整半年多!”

此时,杨易安带着工匠们走了过来,看着甲板上堆积如山的鱼获,眼中满是惊喜。老渔翁见状,迎上前去:“杨掌柜,有了这些鱼,咱岛上的日子能好过不少。”

杨易安点头,目光坚定:“正是。有了诸位的本事,再加上工匠们的技艺,福安岛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