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小筑的门槛快被食客踏平了。
刚卯时,卖豆腐的张婶就挎着空坛子候在门口,竹篮里还卧着两个温热的咸蛋黄,嗓门亮得能穿透晨雾:“清欢丫头,今个酱瓜还有吗?我家那口子昨个就着酱瓜啃了三碗糙米饭,今早催着我来抢!”
春桃正踩着板凳擦门框上的 “客满” 木牌,闻言探出头来,辫子梢的红绳晃悠悠:“张婶您来得巧!李大叔今个卯时初就送了新酱的来,就是得等会儿 —— 苏姑娘正给沈大人留那罐‘特供’呢!”
这话刚落,就见沈砚之的枣红马从巷口拐进来,马背上没驮公桌,倒挂着个竹编食盒,蹄子踏在青石板上哒哒响。他翻身下马时,怀里还揣着本皱巴巴的账册,耳尖比昨日的酱瓜还红:“昨日查柳家账册,发现些蹊跷,顺路送来。”
苏清欢正蹲在灶间剥蒜,青铜小鼎摆在案头,鼎沿沾着点晨起熬的米粥油,泛着温润的光。她抬头瞥了眼账册,蒜皮飞得精准:“沈大人这是把御史台搬来清欢小筑了?下次是不是要带笔墨纸砚来审案?”
“审案倒不必,” 沈砚之把食盒往案上放,掀开盖子 —— 里面竟是两串晶莹的葡萄,紫得像浸了蜜,“户部尚书家的贡品,说是能解酱瓜的咸。” 春桃凑过来抓了颗塞进嘴里,眯着眼喊:“甜!比前儿个卖的蜜饯还甜!沈大人这哪是查案,分明是给咱送零嘴!”
正说笑间,采购食材的小厮慌慌张张跑进来,裤脚沾着泥,喘得直捋胸口:“苏姑娘!不好了!城西的灵菇全被人包圆了!李老栓说…… 说是柳家的人一早带着银子去的,连烂菇根都没剩!”
春桃手里的葡萄 “啪嗒” 掉在地上:“柳玉茹这黑心肝的!属耗子的吗?见不得别人粮仓满!” 王伯恰好端着馄饨汤进来,汤勺往碗沿一磕:“这丫头向来霸道!前几年她还抢过我馄饨摊的虾皮,说是要喂她家的猫!”
苏清欢倒没慌,指尖摩挲着青铜小鼎,鼎身微微发热,竟让她想起昨日市集上李老栓说的 “后山野菇”。她擦了擦手站起身:“灵菇没了便换别的,后山的平菇要是处理得好,比灵菇还鲜。春桃,跟我去后山采菇;王伯,您帮着看店;沈大人……” 她瞥了眼账册,“要是不忙,不如帮着算算今早的营收?”
沈砚之刚要应,怀里的账册突然滑出来,掉在案上摊开 —— 赫然是柳家上个月的采买记录,其中一行写着 “购灵菇百斤,银五十两”,旁注 “赠御膳房刘厨”。他指尖点着那行字:“柳家与御膳房素有往来,此次囤灵菇,怕是不止针对你。”
“管她针对谁,先填饱肚子再说。” 苏清欢拎起竹篮,往沈砚之手里塞了个布包,“里面是酱瓜,饿了就吃。别算错账,春桃回头要查的。” 春桃立刻接话:“就是!沈大人要是算错一个铜板,罚您吃三碗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