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宫墙内灶火惊魂,小鼎辨毒显神通

“宫里的蜜太甜,怕腻着太后。” 苏清欢笑着舀了一勺羹,递到老周手里,“周伯,你帮我尝尝,看合不合老太后的口?”

老周接过来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绝了!这羹糯而不腻,桂花香味正好压了莲子心的苦,比苏三夫人当年做的还鲜!”

周围的厨子们都凑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要尝,赵厨脸色铁青,却插不上话。正热闹着,陈嬷嬷突然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个小太监:“太后传话,说闻到香味了,让苏姑娘先送一碗过去尝尝。”

赵厨眼睛一亮,赶紧抢话:“陈嬷嬷,这羹还没调味呢,怕是不合太后口味,不如让我再加工加工?”

“不必了。” 苏清欢已经盛了一碗羹,用玉碗装着,递到小太监手里,“这羹刚炖好,趁热喝最好。要是太后觉得淡,我再加点蜜就是。”

小太监捧着碗走了,赵厨急得直跺脚,却没辙。苏清欢瞥了他一眼,心里冷笑 —— 想害她?没那么容易。

没一会儿,小太监回来了,脸上带着笑:“太后夸苏姑娘的羹做得好,说比御膳房以往做的都鲜,还问这莲子心是哪儿来的,想留着泡茶。”

这话一出,御膳房里一片寂静。赵厨的脸白得像纸,踉跄着后退了一步,撞翻了身后的调料架。苏清欢心里松了口气,怀里的青铜小鼎也慢慢凉了下来,像是完成了任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嬷嬷走过来,看苏清欢的眼神柔和了不少:“苏姑娘,太后很满意。你先歇会儿,晚些再做寿宴正菜。”

苏清欢点点头,刚要坐下,就见老周凑过来,塞给她个纸包:“这是苏三夫人当年留下的莲子种,在我那儿藏了十年了。你拿着,比宫里的新鲜。”

她接过纸包,里面的莲子饱满圆润,还带着点泥土的气息。怀里的小鼎轻轻颤了颤,像是在欢迎老朋友。苏清欢眼眶一热,对着老周行了个礼:“多谢周伯。”

老周叹了口气:“该谢的是你娘,当年她救过我的命。赵厨那家伙,早晚得栽跟头。对了,刚才他跟小太监说,要去‘取点东西’,你可得小心。”

苏清欢心里一凛,刚要起身,就见沈砚之的随从匆匆跑进来,递给她个纸条:“苏姑娘,沈大人让我给您送句话,柳家丫鬟在御膳房后院藏了‘好东西’,让您留意。”

她展开纸条,上面是沈砚之熟悉的字迹:“小心赵厨用‘相克’食材,小鼎能辨。我在宫门口等你。”

苏清欢握紧纸条,看向御膳房后院的方向。赵厨正鬼鬼祟祟地往后院走,袖口的杏仁香又飘了过来。她摸了摸怀里的青铜小鼎,鼎身温润,带着人间烟火的温度。

宫墙再高,阴谋再多,她有这鼎,有身边的人,就不怕。

她站起身,拍了拍围裙上的灰,朝着后院走去。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灶台上,铜锅里的羹还冒着热气,香气混着莲子心的清苦,飘出御膳房,飘向宫墙之外 —— 那里,有沈砚之的灯候,有春桃的桂花糕,有王伯的馄饨香,还有她的清欢小筑,和满院的人间烟火。

这宫墙里的风波,不过是她 “味染人间” 路上的一小段。等查清了娘的冤屈,她还要带着这鼎,带着市井的味道,让这高墙之内,也尝尝什么叫真正的 “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