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刘公公和李御厨的弟子,王伯捧着碗蟹粉豆腐羹吃得眉开眼笑:“清欢丫头,这下你可真是扬眉吐气了!连太后都知道你的手艺,往后咱们外城的吃食,再也不会被人瞧不上了!”
沈砚之帮着收拾案板,见苏清欢擦小鼎的动作轻柔,忍不住开口:“品鉴会那日,我让顺天府的差役在附近守着,柳玉茹怕是还会搞鬼。”
“她来一次,咱们打一次。” 苏清欢笑着说,“正好让京城的人瞧瞧,她柳家的手段有多龌龊。” 说着从食盒里拿出块蟹粉酥,“刚用剩下的蟹粉做的,你尝尝。”
沈砚之接过,指尖碰到她的手,像被烫到似的缩了缩,小声道:“明日我带些新鲜的菱角来,你试试做菱角糕,配蟹粉羹正好。”
“好啊。” 苏清欢笑得眉眼弯弯,“我把糖提前备好。”
沈砚之点点头,揣着蟹粉酥快步走了,走了两步又回头,见苏清欢还站在门口望,耳尖更红了,脚步却轻快了许多。
春桃扒着苏清欢的胳膊,笑得一脸促狭:“小姐,您看沈大人那模样,跟揣了块宝贝似的,我看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喝上喜酒了!”
苏清欢拍开她的手,却忍不住看向沈砚之的背影,怀里的青铜小鼎暖融融的,像揣了团小火焰。灶房里的烟火气还没散,蟹香混着桂花的清甜在空气里弥漫,远处卖货郎的吆喝声悠悠传来,倒比任何乐曲都动听。
她低头看着手里的青铜小鼎,鼎身被擦得锃亮,映着她的笑脸。这大靖的日子,就像刚出锅的蟹粉豆腐羹,虽有柳玉茹这样的苍蝇来添乱,却终究藏着化不开的鲜。而那些藏在烟火里的情意,正顺着鼎身的微光慢慢发酵,早晚要酿成最醇厚的时光。
春桃突然指着巷口喊:“小姐快看!沈大人又回来了!是不是忘了拿东西?”
苏清欢抬头望去,只见沈砚之站在巷口,手里举着个菱角,耳尖红得发亮:“刚、刚顺路买的,先给你尝尝鲜。”
春桃笑得直不起腰,苏清欢却忍不住走上前,接过那枚还带着露水的菱角,心里甜丝丝的。阳光穿过巷口的老槐树,洒下斑驳的光影,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连空气里都飘着藏不住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