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你打算拍什么?”

她那副好奇的样子,像极了一个急着参与游戏的小孩。

孙祺两手一摊,笑着说:“哪能这么快就想好。”

“那等你想好了……”

“非非,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走了。”

刘一非话还没说完,就被母亲打断了。

她只好闷声应了一声,原本神采飞扬的样子一下子暗淡下来。

孙祺看着这位瞬间低落的“神仙姐姐”,心里觉得好笑,但没多说什么。

“孙祺,我和非非先走了,录歌时间定了再联系。”

“好的,刘阿姨。”

临走时,刘一非频频回头向他挥手,还调皮地做了个鬼脸。

孙祺不由自主地摇头笑了笑,觉得这对母女都很有意思。

关于电影《那些年》的主题曲,他已经想好了。

原版同名歌曲太经典,他不打算换,决定继续用。

另外,他还准备了两首插曲,自己唱一首,另一首女生歌曲则交给“神仙姐姐”来唱。

小主,

由影片女主角演唱插曲,再加上她刚出新专辑的热度,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

当初《那些年》的投资预算并不宽裕,扣除演员片酬、拍摄成本以及基本完成的后期制作,剩下的钱已经不多了。

上映前的宣传只能从简,首映式可能还得靠学校的人情才能办成。

所以能省就省,只能借“神仙姐姐”的人气来造势了。

当天下午,杨帆从外地回来,带来了《士兵突击》首轮播映的合同。

对很多80后、90后来说,21世纪头十年,每个周末几乎都是在芒果卫视的娱乐节目里度过的。

那时候网络还不普及,电视机是主要的娱乐工具,一打开电视就是芒果卫视,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芒果台的广告都比别家好看”。

但到了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各地方卫视纷纷崛起。

江浙卫视、东方卫视、江南卫视等陆续推出有特色的节目,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江浙卫视。

江浙电视台自1995年起通过卫星传送节目,2002年率先在省级电视台中完成三台合并改革,整合了原本由无线、有线三个台管理的六个电视频道,通过体制改革、频道整合与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如今,江浙电视信号已有效覆盖全国及周边40多个国家和地区,触及约20亿人口,被全国95%以上的有线电视台转播,拥有超过一亿四千万的固定观众群体。

同年,张继忠执导的《天龙八部》在江浙电视台首播,这部现象级电视剧使江浙卫视收视率大幅上升,广告收入也迅速增长。

当时,杨帆正是在这个阶段结识了江浙电视台电视剧中心的购片主任周彤梅。

他在担任《天龙八部》制片助理期间,负责与江浙电视台的实际对接协调,展现出细致认真、条理清晰的工作风格,并善于审时度势,给周彤梅留下深刻印象。

三年后,杨帆离开张继忠团队,首次**运作一部电视剧,主动联系上周彤梅,并坚定保证剧集质量。

出于对杨帆能力的信任,周彤梅对该剧产生兴趣,特意抽出时间观看了他带来的《士兵突击》。

看完后她深受触动。

作为女性,她的丈夫是军人,因此能深刻理解剧中“不抛弃、不放弃”的军人精神和感人至深的战友情谊。

该剧以看似憨厚的许三多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华夏底层男性如《阿甘正传》般的成长历程。

这部剧品质出色,甚至可以说非常优秀,但与当时国内电视剧市场的主流题材存在明显差异,对周彤梅而言,这意味着不确定性和较高风险。

看片后她犹豫不决。

在行业多年,她深知并非所有好剧都能获得观众认可,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就像《大话西游》曾经的经历。

但她也不愿轻易放弃——江浙电视台电视剧部门近年来缺乏爆款,当年的《天龙八部》似乎难以超越。

此时已是2006年下半年,江浙卫视年均收视率在全国省级卫视中跌至第九名,即将掉出前十,台领导不断施压。

在她看来,《士兵突击》或许是一个突破的机会。

就在她犹豫之际,杨帆又增加了一个筹码:这部剧不收取固定费用,愿意签对赌协议。

这个消息让周彤梅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江浙电视台并非资金紧张——作为南方经济大省的卫视平台,其财力与实力不容忽视。

但若高价购买一部收视率不高的剧集,杨帆作为购片负责人,难免会受到质疑。

杨帆的建议让她放下了顾虑:即使《士兵突击》播出后收视不佳,至少没有花钱,这个理由勉强能应付台里议论,减少对她个人的影响。

周彤梅回到电视台后,重新仔细查看了台里已安排或申请的其他电视剧。

不得不说,看过《士兵突击》之后,再看其他剧集,对她来说毫无兴趣,难以接受。

她反复考虑了三天,最终决定冒险一试。

不过,她仍希望杨帆能再加一道保障——找一家国内知名的制片方为《士兵突击》背书,这样既能增加她购剧的说服力,也能降低失败对她个人的影响。

于是,孙祺特意请张果立出面帮忙。

张果立在华语影视圈颇具名气。

有了他的公司——京城果立常升影视文化传播公司的参与和担保,接下来的事情顺利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