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不想这么强硬,这样容易树敌,甚至可能给上级留下独断专行的印象。
形势所迫——总局领导压力很大,距离奥运会只剩一年多时间,各部门都在全力冲刺业绩。
作为文化领域的重点,电影行业必须起到带头作用。
特殊时期只能采取果断措施,顾不上其他了。
片刻后,王博拿着会议纪要敲门进来。
看到韩三屏一脸疲惫,他关心地说道:
“董事长,您休息一下吧。”
“唉,时间不等人。”
王博明白韩董的处境——刚刚转正为主要领导,正是出成绩的关键阶段,绝不能满足现状。
“对了,孙祺那边提交了拍摄计划表,您过目吗?”
韩三屏稍作思考,点头说:
“看看吧,年轻人效率挺高。”
王博从文件夹中拿出文件,双手递上。
韩三屏快速浏览后,将文件放回桌面。
“可以。
这个项目由你负责,确保沟通顺畅。”
“明白,那我先去忙了。”
韩三屏揉了揉太阳穴,点头说:
“去吧。”
王博正要开门,又被叫住。
“提醒那小子注意分寸,特别是少数民族风俗的表现。”
“您放心,我会传达清楚。”
“嗯。”
杨帆刚把项目计划表交给中影,原本以为要走一周流程,没想到两天就收到了回复。
“小祺,中影那边回复了,工作人员已经出发,会按我们的要求和地方沟通,协调公安、消防等所有相关部门。”
“这么快。”
孙祺有些意外,这类大型机构通常效率不高,看来韩三屏董事长对这个项目真的很重视。
这当然是好事,有靠山就是好。
“凡哥,咱们这边也不能落后。
小主,
如果演员档期还没确定,就先确定剧组其他人员。
反正后面还有《潜伏》和《我团》,直接接上就行。
设备方面抓紧准备,能租就租,租不到就买。”
“好,我马上联系。”
“对了,中影的投资款到账了吗?”
“目前到了一半,大约一百五十万,剩下的一百五十万说是等电影上映后用于宣传。”
“啧,真会算账。
到时候实际花了多少,我们怎么知道。”
孙祺前世在业内待过,对这种操作再熟悉不过。
“小祺,水至清则无鱼。
再说韩董这么重视这部片子,下面的人最会看风向,不会做得太过分。”
孙祺点头表示理解。
“我明白,就是发发牢*。
别人想搭中影的顺风车,还找不到门路呢。”
“没错,到时候排片多几个点,什么成本都能赚回来。”
“嗯。”
接下来几天,整个工作室全员忙碌,连前台都在接待不断前来签约的专业人员。
孙祺适时宣布了好消息:月底发放三倍工资作为奖金,让大家安心过年,年后继续努力。
四天后,中影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所有事项都已协调妥当。
当地相关单位及各部门承诺全力配合剧组拍摄。
从三月初到四月底,整整两个月的拍摄周期,这个结果远超大家的预期。
如果由工作室自行沟通,对方未必理会,就算答应了也不会这么重视。
孙祺不禁感慨:在华夏,有些事情还是体制内才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