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年世兰的恨意与绝望,如同在地下奔涌的岩浆,寻找着任何一个可以喷发的缝隙。她要的是一击必杀,彻底将皇后乌拉那拉·宜修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她与安陵容日夜密谋,结合年家在前朝罗织的“罪证”,精心炮制了一份骇人听闻的“诉状”。其中不仅详述了皇后如何利用安陵容调香构陷甄嬛、如何把持宫务排除异己,更将矛头直指皇后对皇嗣的“恶意”——当年纯元皇后难产而亡疑点重重,暗示其他妃嫔小产或皇子早夭背后皆有皇后黑手……
直指中宫失德、心怀叵测、危及社稷的惊天指控!
华妃此举形同逼宫,但她已被欢宜香的真相逼疯,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准备在皇帝面前,抛出这枚重磅炸弹。
景仁宫内,皇后对华妃的动向洞若观火。她甚至通过某些渠道,大致知晓了华妃准备“告发”的内容。
“她这是狗急跳墙,自取灭亡。”皇后语气平静,眼神却冰冷如霜。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隐忍的侧福晋,执掌凤印多年,她手中的底牌远比华妃想象的要多。
此后,皇后更加勤勉地处理宫务,对胧月公主的照料无微不至,在皇帝和太后面前,始终保持着端庄贤德、宽容大度的完美形象。
同时,她暗中调动了所有力量,一方面严密监视华妃和年家的一举一动,搜集他们跋扈不臣的证据;另一方面,开始清理可能存在的隐患,确保任何指向她的线索都被提前掐断。
她在等,等华妃先出手。后发,方能制人。
碎玉轩与闲月阁之间,消息传递得愈发频繁而谨慎。
“华妃此番,恐是最后一搏。”甄嬛的信中写道,“然其状若疯魔,破绽必多。姐姐可伺机在太后面前,稍露端倪,不必言明,只需让太后知晓,后宫不宁,根源或在更高之处。”
沈眉庄心领神会。
她在侍奉太后时,言语间愈发流露出对后宫风波不断的忧虑,偶尔“不慎”提及华妃近日行为诡异、与安陵容过从甚密,以及……隐约听闻一些关于昔日旧事(指甄嬛案)的蹊跷之处。
她说得极其含蓄,点到即止。
太后久经风浪,岂能听不出沈眉庄的弦外之音?她并未表态,只是捻动佛珠的速度,微微快了几分。
淑妃夏冬春彻底关闭了延禧宫的大门,称皇子弘曜需静心读书,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往来。她打定主意,无论外面闹成何等模样,她都绝不再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