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统计了一下,她扶了扶老花镜,咱们片区总共需要清理的卫生死角有二十三处,重点是大杂院的公共厕所和垃圾堆放点。已经跟环卫所联系好了,下周一开始集中清运。
她顿了顿,继续往下念:另外,我跟各居委会商量了,准备组织居民自愿参加大扫除。初步统计能有二百多人报名,工具都准备好了。
这一串数字报出来,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下。连王主任都惊讶地看着她:老贾,你这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啊。
宁婉(贾张氏)笑了笑:都是跟夜校老师学的,要做工作就得有数据支撑。
一个月后的区里考评。区爱卫办下来检查,要听各街道的工作汇报。别的主任都是照着稿子念,轮到宁婉(贾张氏)时,她直接把本子一合,站起来就开始讲。
她从片区的卫生状况讲到具体措施,从居民参与度讲到长效机制建设,条理清楚,数据准确。
讲到一半,区里的领导突然问了个很具体的问题:贾主任,你们街道那个老大难的垃圾堆放点,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这事本来不在汇报内容里,大家都替她捏把汗。谁知宁婉(贾张氏)不慌不忙,把前因后果说得明明白白,连找了哪些部门、协调了几次、最后怎么解决的,都一清二楚。
考评组组长听完直点头:贾主任对工作很熟悉啊,这些细节都记得这么清楚。
事后王主任私下跟她说:老贾,你现在可是今非昔比了。区里领导都夸你进步快。
就连夜校老师都惊讶她的进步速度。有次下课,老师特意留下她:贾主任,您这个学习劲头,比年轻人都强。
贾张氏一边收拾书包一边说:老师,不学不行啊。现在当干部,光会埋头干活不够,还得会抬头看路。
她不进步不行呀,装不会也很难的。
有了文化,工作起来确实不一样。看文件快了,写材料顺了,开会发言也有底气了。最重要的是,别人再不会因为她年纪大、文化低就看轻她。
有一回,街道新来的大学生干事写了个工作方案,里面用了不少新名词。
宁婉(贾张氏)看了一遍,直接指出其中几处不切实际的地方。那干事一开始还不服气,直到宁婉(贾张氏)把具体数据和实际情况摆出来,他才没话说。
这事传开后,再没人敢小瞧这个老太太主任了。
贾东旭有天晚上看见母亲还在灯下写字,忍不住说:妈,您这劲头,比我考级还认真。
宁婉(贾张氏)头也不抬:你考级是为了涨工资,我学习是为了把工作干好。不一样。
现在她去区里跟领导汇报,越发得有底气了。
这种变化,街坊四邻也都看在眼里:贾主任,您现在可是文武双全了。
宁婉(贾张氏)笑笑没说话,心里却想:这才到哪儿,以后有的是震惊你们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