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彻底有了答案。他一把抓过陈默手里的收购意向书,拿起笔飞快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空旷的矿场上格外清晰:“我签!红峰锂矿是凡辰的了!”
汤姆森看着戴维斯的签名,气得将雪茄摔在地上,用脚狠狠碾了碾,却最终只能狼狈地转身上车——他知道,这次不仅丢了红峰锂矿,连罗斯柴尔德在皮尔巴拉的布局,也被凡辰撕开了一道口子。
收购协议签完的第二天,1亿美金准时打到了戴维斯的账户。设备升级团队从中国飞来,带着绿创自主研发的“智能选矿系统”,这套系统能将锂矿的提纯率从85%提升到98%,还能实时监测矿场的环保数据,完全符合澳大利亚的严格标准。
“太神奇了!这套系统比我们之前用的德国设备还先进!”矿场的老工程师看着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提纯数据,激动得手都在发抖。之前他们要三天才能完成的选矿量,现在一天就能完成,而且能耗还降低了15%。
陈默将矿场的实时数据发给林凡,视频电话里,林凡正靠在凡辰办公室的沙发上,手里拿着绿创的电池生产报表:“很好。让团队加快整合,把红峰的开采能力从每年5万吨提升到10万吨,再联系周边的小型矿场,愿意接受技术投资的,我们都可以谈——三年内,我要让凡辰掌控皮尔巴拉20%的锂矿产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陈默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20%的产能虽然不算绝对垄断,却能影响全球锂矿的价格走势,尤其是在新能源电池需求暴涨的当下,这意味着凡辰在锂电池上游供应链里,有了话语权。
“另外,让星瀚资本的海外团队,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建立锂矿期货头寸。”林凡补充道,“随着我们的产能提升,锂矿价格会稳步上涨,期货市场能帮我们对冲成本风险,还能额外赚一笔。”
“明白!我马上安排!”陈默挂了电话,心里对林凡的布局再次敬佩——从收购矿场到设备升级,从渠道把控到期货对冲,每一步都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上游产业链闭环”,这是罗斯柴尔德都没能做到的事。
接下来的一个月,凡辰在皮尔巴拉的布局突飞猛进。除了红峰锂矿,另外两家小型矿场也接受了凡辰的技术投资,凡辰的锂矿产能提升到了每年18万吨;达尔文港的专属运输泊位投入使用,第一船提纯后的锂精矿顺利发往中国,直接运到绿创科技的电池原材料车间——没有了中间环节的加价,绿创的锂电池生产成本降低了8%,一下子在市场上有了更大的价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