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投资人工智能,布局未来

魔都张江科技园的旧写字楼里,电梯门打开时,一股混合着泡面和咖啡的味道扑面而来。智联科技的办公室挤在15层的角落,玻璃门上的公司LOGO已经掉了一半漆,里面的空间不到100平,6个年轻人挤在拼接的办公桌前,盯着屏幕上滚动的代码,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连林凡和老顾走进来都没察觉——他们正盯着屏幕上的“电网智能调度模拟系统”,眉头紧锁,显然遇到了难题。

“抱歉,请问你们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抬起头,他是智联科技的创始人陈明宇,身上的格子衬衫洗得发白,头发乱得像鸡窝,手里还攥着个没吃完的面包,“我们现在在赶项目,没预约的话……”

“我是林凡,凡辰资本的。”林凡递过名片,目光落在他身后的屏幕上,“你们在做电网调度的AI算法优化?”

陈明宇愣了一下,手里的面包差点掉在地上。他最近刷新闻,全是凡辰收购红峰锂矿、投资锐芯打破芯片垄断、在魔都拿下1.2亿豪宅的消息,怎么也想不到,这位“新能源大佬”会找到自己这家快倒闭的小公司。他连忙擦了擦手上的面包屑,局促地握住林凡的手:“林总?您……您怎么会来这儿?我们现在连服务器都快租不起了,哪还有资格谈合作……”

“先看看你们的算法。”林凡没提投资的事,径直走到屏幕前。屏幕上显示着一组数据:传统电网调度的效率是78%,而他们的AI算法能提升到93%,但模拟过程中总会出现“数据延迟”的红色警告。陈明宇在旁边解释:“我们的算法能实时分析用电负荷,动态调整光伏和储能的输出,但服务器算力不够,数据处理慢了0.5秒,就会导致调度失误——要是有更好的服务器,我们能把效率再提2%。”

林凡指着屏幕上的延迟节点:“不是算力的问题,是算法的并行处理逻辑有漏洞。你们把用户侧数据和电网侧数据放在一个通道里处理,高峰期自然会堵,分开建两个数据通道,再用锐芯的高算力芯片做中转,延迟能降到0.1秒以内。”

陈明宇的眼睛瞬间亮了,他猛地拍了下桌子:“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之前一直盯着算力,没考虑数据通道的问题!林总,您这一句话,就帮我们解决了卡了半个月的难题!”

旁边的团队成员也围了过来,眼里满是兴奋——他们熬了无数个通宵都没解决的问题,林凡一眼就看穿了,这就是他们一直想找的“懂技术的资本”。

“你们的算法,除了电网调度,还能应用在哪些领域?”林凡坐在旁边的折叠椅上,语气平静。

“能!”陈明宇连忙打开另一个文件夹,“我们还做了医疗设备的AI辅助诊断算法,能帮医生分析CT影像,识别肺癌的准确率比人工高12%;还有智能家居的场景联动算法,能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节灯光、温度、储能设备——但这些都缺资金和场景支持,医疗设备厂商嫌我们没名气,房企又觉得我们的算法不稳定……”

他越说越失落,之前有大公司想收购他们的算法,却要求他们放弃核心代码,还得解散团队,他宁愿公司倒闭,也不想让自己熬了三年的技术变成别人赚钱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