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国际资本入场,试图打压

汤姆逊和马克斯在直播里看到这一幕,脸色铁青。他们没想到,凡辰早就准备了完整的证据链,甚至提前和监管机构沟通,反垄断投诉不仅没打压到凡辰,反而暴露了“国际联盟”的垄断野心。

二、供应链反制:自主替代+反向卡脖子

就在“国际联盟”宣布切断供应链的第二天,凡辰召开供应链大会,锐芯CEO周锐拿出一款全新的芯片:“这是锐芯自主研发的8nm智能家居专用芯片,算力比之前的国际代工芯片高20%,能耗低15%,已实现量产;同时,我们联合国内10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完成了传感器、储能模块等关键部件的自主替代,性能不逊于国际产品,成本还降低了25%。”

更狠的是,凡辰宣布:“之前向我们供货的国际供应商,若在3天内恢复合作,可继续保留供货资格;若坚持断供,凡辰将终止所有合作,且未来5年内不再考虑合作——要知道,凡辰的年采购额超过300亿,失去我们,你们的产能将闲置30%以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下,国际供应商彻底慌了。某高端传感器供应商的CEO当天就飞到魔都,亲自向林凡道歉,承诺继续供货并降价10%;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也公开表示,“将继续为凡辰提供代工服务,尊重市场选择”。不到3天,所有断供的国际供应商全部恢复合作,“国际联盟”的供应链卡脖子计划,彻底破产。

马克和王鹏得知消息后,差点吐血——他们本想靠断供让凡辰停产,没想到凡辰早就实现了自主替代,反而让国际供应商反过来求着合作,自己成了笑话。

三、舆论反转:用“实锤”打脸“抹黑”

“国际联盟”联合《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国际媒体,发布多篇虚假报道,声称“凡辰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健康监测数据误差超50%”“凡辰财务造假,千亿市值水分巨大”。

凡辰的反击快准狠:首先,邀请国际权威检测机构SGS进行现场测试,直播展示“凡家1.0”的健康监测数据,与医院专业设备的误差仅0.8%,狠狠打脸“误差超50%”的谎言;其次,公开普华永道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千亿市值有实打实的资产和营收支撑,财务造假纯属无稽之谈;最后,凡辰法务部宣布,对《华尔街日报》等5家造谣媒体提起诉讼,要求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1亿美元。

舆论瞬间反转。网友们纷纷嘲讽:“国际资本为了打压凡辰,连脸都不要了!”“凡辰的产品我在用,数据很准,比国际品牌好用多了!”“支持凡辰起诉造谣媒体,让他们付出代价!”《华尔街日报》等媒体迫于压力,不得不公开道歉,删除虚假报道,“国际联盟”的舆论抹黑计划,彻底泡汤。

四、股市反杀:让做空者“爆仓”

“国际联盟”联合机构做空凡辰概念股,试图打压股价。然而,凡辰早就联合国内多家基金公司,做好了护盘准备。在股价小幅下跌时,凡辰突然发布三大利好: